略论颍川人才在官渡之战中的作用(原始版.docVIP

略论颍川人才在官渡之战中的作用(原始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颍川人才在官渡之战中的作用(原始版

略论颍川人才在官渡之战中的作用 作者:李杰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06级秦汉史硕士研究生 提要:颍川郡谋略人才在官渡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曹操集团中颍川人才作出实行屯田、迎奉汉献帝等战略决策,帮助曹操集团逐步扩充实力。他们在官渡之战中或坐镇许都、地方,或随军征战,出谋划策,为曹军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些颍川名士的真才实学、审时度势,主帅曹操的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对曹操集团取得官渡之战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颍川人才;官渡之战;曹操集团 汉代颍川郡位于今河南中部许昌地区及平顶山、漯河北部地区,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教育兴盛、人才辈出,历史上曾涌现出很多谋略与法治人才,自古就有“汝、颍多奇士”之说。东汉末期董卓之乱后,王室衰微、豪强割据,颍川成为军阀混战之地,大量士族望门和社会名士外迁避难,如荀彧就认为“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⑴、⑶、⑷、⑸、⑻、⑾、⒁、⒂《三国志》卷10《荀彧传》 结果大量的颍川人才流落至各地军阀门下谋生或至外地隐居,如荀彧最初就曾投奔袁绍,郭图等也北至袁绍帐下为谋士,司马徽、徐庶等南至荆州隐居。颍川人才流落至全国各地,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尤以官渡之战最为突出。 在汉末军阀混战中,颍川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颍川北之东都洛阳被董卓焚毁而缺乏发展基础,南之汝南郡为袁绍家族族居处而发展阻力较大,所以曹操以兵粮充足、谋士辈出的颍川郡为发展基地。随着曹操军事实力发展强大,声望日高,并且重视依靠当地士族名士,大量颍川人才回归故里成为曹操集团的谋士,如荀彧弃袁绍来投,而同为颍川郡人的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赵俨等陆续投靠曹操,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并对曹操集团获得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继而帮助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为曹丕建立三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打下坚实基础。曹丕登基后下诏曰:“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光武恃河内为王基,今朕复于此登坛受禅,天以此郡翼成大魏。”⑵《三国志》卷2《魏文帝纪》注引《魏书》 (6)《三国志》卷6《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 由此可见,颍川郡是曹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唯一可靠的根据地,并且颍川人才也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颍川人才在官渡之战准备阶段的作用 荀彧是投靠曹操最早且发挥作用最大的颍川名士。荀彧年少时即被社会名士评价为“王佐才”,后因家乡战乱独率宗族向北投靠冀州牧韩馥。到冀州后,袁绍已夺韩馥之位,取得了冀州统治权。虽然袁绍待荀彧以上宾之礼,但荀彧忖度刚愎自用的袁绍终不能成就大事,就果断投靠了当时实力并不强大却能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的曹操。荀彧又给曹操推荐了很多谋士,除郭嘉等颍川郡人才外,还有司马懿等名士,大大加强了曹操集团实力。在官渡之战的准备阶段中,颍川人才出谋划策,举荐人才,帮助曹操扩大军事地盘,增强军事实力,充实粮草储备,为官渡之战作了很好的准备。 兴平元年(190年)曹操攻打徐州牧陶谦时张邈等倒戈,迎立吕布,“兖州诸诚皆应布”,“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⑺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辑入《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一版。 ⑼《后汉书》卷80《文苑·祢衡传》 ⑽、⒃《三国志》卷13《钟繇传》 ⑿、⒀《三国志》卷23《赵俨传》 当时留守兖州的荀彧识破了张邈计谋,及时加强了军事防备。豫州刺史郭贡率兵来攻,荀彧认为“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远,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⒄《三国志》卷1《魏武帝纪》 果毅出城相劝,最终说服郭贡退军,稳定鄄城,又命东阿人程昱晓谕东阿、范城守将,“卒全三城,以待太祖”。此役仓卒,全赖荀彧冷静处置。假使兖州失守,曹操进退两难,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不但会失去仅有军事基地,甚至会被其他军阀消灭。 后陶谦病死,曹操欲先取徐州,然后攻打吕布。荀彧认为“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破,犹易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不先定”,⒅《三国志》卷14《郭嘉传》 建议曹操首先攻打吕布,建立强大的军事基地。曹操听从了荀彧建议,抢收麦子,储备粮草,并对敌人进行战略瓦解,各个击破,最终打败吕布,平定兖州。曹操听从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战略方针,重视兵粮基地建设,收编军队,兴办屯田,这标志着曹操集团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这时荀彧、陈群建议曹操从杀边让等名士而激起民愤的事情中吸取教训,因曹操杀边让而导致“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