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

【历史】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二、预备立宪;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皇族内阁”;晚清政府有哪几次政策的调整或改革? ;;三、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①思想基础:革命党人掀起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1)武昌起义;黎元洪;;宣统帝和摄政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四、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条件: ①帝国主义干涉革命,支持袁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退让 ④袁世凯的实力与反革命的两面手法 2.步骤: (1)“逼宫”(2)孙辞职 (3)制造兵变(4)北京就任;;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成员十个部中,只有陆军、外交和教育三个部的总长是同盟会会员,其余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这些立宪派或旧官僚的总长有些长期不到职,有些偶尔参与部内会议,大都由次长代行,人称“次长内阁”。;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共和任务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客观原因 第一,辛亥革命以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呼唤一个强有力的人物。 第二,袁世凯有实力,列强与资产阶级各阶层一致倾向“拥袁弃孙”。 第三,外国势力和立宪派、旧官僚对革命的破坏。 第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财政困难, 是孙中山“让位”的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 原因。 ;主观原因 第一,革命党人缺乏政治经验。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与软弱性。 ——(根本原因);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①政治纲领——反帝反封不彻底; ②群众基础——没有发动并依靠下层劳动人民; ③政党基础——同盟会后期力量涣散; ④军事基础——武装力量不强 ⑤政权基础——对外(列强)妥协;对内(立宪派、旧官僚)的妥协;;探究延伸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1.“清末新政”的目的不包括 A.对外取媚洋人 B.对内笼络人心 C.维持其专制统治 D.镇压戊戌变法 2.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3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骗局,主要是因为 A、它借“预备”之名拖延  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的权力 4 请在下列人物中找出与其他人物在政治上差异最大的一位 A、宋教仁       B、蔡锷 C、袁世凯       D、章太炎 E、康有为       F、梁启超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