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二、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三、抗原的分类
四、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一、抗原和与抗原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抗原(Antigen)
与TCR或BCR结合,促使T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T/B结合发挥效应的物质
2.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刺激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3.反应原性(Reactogencity, Antigenicity 抗原性)
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4.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Immunogen 免疫原)
具备上述两种特性的物质 ;5.半抗原(Hapten)
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6.载体(Carrier)
与半抗原结合后使之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7.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
8.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
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9.耐受原(Tolerogen)、变应原(allergen);二、抗原的基本特性
1、异物性(Foreignness)
自体不存在、改变的自我、胚胎期免疫系统未接触
决定抗原的免疫原性
2、特异性(Specificity)
1)由抗原表位的种类、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所决定
化学基团性质对抗原表位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化学基团位置对抗原表位反应特异性的影响;;化学基团(COOH)位置对半抗原反应特异性的影响;抗原的氨基酸残基位置和间距与免疫原性的关系 ;化学基团的位置对抗原特异性的影响 ;2)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
两种不同抗原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称为或共有决定簇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
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牛血清蛋白与其它种属清蛋白的交叉反应 ;3)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构象/顺序、非线性/线性、功能性/隐蔽性表位; ;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1、抗原的理化特性
化学性质、分子量、结构复杂性、降解性、分子构象、易接近性、
物理状态
2、宿主因素:遗传、年龄、性别、健康状态
3、免疫方法:剂量、途径、次数、佐剂
;;抗原的剂量
大及小剂量-耐受/适中剂量-应答
低带区耐受与高带区耐受
3 佐剂
抗原注射的途径
耐受性: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及肌肉注射
抗原在体内持续的时间
抗原之间的竞争性抑制
结构相似抗原;四、抗原的分类
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抗原
半抗原(hapten):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需要T细胞辅助和APC参与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TD-Ag能引起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产生多种类别抗体
诱导免疫记忆;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
无需T细胞辅助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产生IgM类抗体
无免疫记忆
分为TI-1和TI-2 Ag;;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tigen)
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Forssma首先发现在豚鼠脏器和绵羊红细胞之间存在共同抗原,
又称Forssman抗原
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
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
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存在的抗原性物质;自身抗原(autoantigen)
同一个体中自身组织细胞在某些因素如感染、外伤、药物等的影响下,获得了抗原性,诱发对自身组织细胞的免疫应答,这类组织和细胞及其成分称为自身抗原。
独特型抗原(idiaotype antigen)
TCR、BCR或Ig 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构型结构,可诱导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
;表位与独特位;五、抗原与抗体结合特性
1、key –to-lock式的空间构型拓补
2、非共价键结合,依赖氢键、静电力、范德华力及疏水性吸引
3、可逆的
温度、等电点、离子强度和抗原抗体的比例可改变它们的结合
4、亲和力(Affinity)与亲合力(Avidity)
5、抗原可与其他抗体发生交叉反应;;六、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1、概念: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的某些亚型的T细胞克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