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到目前为止,对非扩散形核了解还很粗,至今还未形成一个能为大家接受的理论。 有限的理论只是关于钢中马氏体相变的形核理论,还很不成熟.下面以马氏体相变的形核理论为例,介绍已有的几种理论。2.2.1 均匀形核 1 基本假设 在母相中形成形成一个盘片状(见图2-43)的马氏体核胚,盘厚为2C,半径为r,r﹥C。 核胚形成时没有其它类型的点阵缺陷相助。 核胚是以平行于薄片平面的简单切变S形成的,在相界面上保存完全共格。 a 盘片状形态 b 切变方向 图2-43 马氏体均匀形核模型 2 核胚形成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G -V ⊿GV+⊿GS +V⊿GE 式中,V为核胚的体积,V πr2C; ⊿GS为产生新的相界而产生界面能变化, ⊿GS 2 πr2γ α β; V⊿GE为新增的应变能,可按Eshelby方法计算: V⊿GE V CA/r πrC2A A为应变项因子。 将各项代入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表达式中,并取 ?⊿G/?r 0,?⊿G/?C 0 得: CC -8 γ α β/3 ⊿GV rC -2ACC/ ⊿GV 3 检验 据式 2-51 ,计算Fe-30Ni合金的⊿G*: 取γ α β≈2x103J·cm-2,A 2x103J·cm-3,取相变点(Ms点)的⊿GV -184J·cm-3,代入式(2-51),⊿G*约为7x109 J·cm-3。 而实际铁基合金马氏体的形核激活能很小,约为21~63x103J·cm-3,比上述数值小105倍。 (2-51) 再 按下式计算形核率 I NVγexp ⊿G*/kT 取NV 1023, γ 1013及上述计算的⊿G*值代入,得形核率为10-100000.该数值非常小,说明几乎不可能形核。 这些数据表明,均形核模型不适用马氏体相变。 2.2.2 经典非均匀形核 利用母相中的缺陷形核。 1)实验 实验1 Cech与Turnbull将Fe-Ni合金制成直径为1~100μm的粒子,先加热到高温获得高温相,然后冷却到室温,希望它们能够转变为低温相。 实验发现,尺寸较大的颗粒,即100 μm的颗粒几乎完全转变为低温相(Ms较高) ;而尺寸较小的颗粒,即1 μm的颗粒几乎全部仍然为高温相( Ms很低)。 照理,细颗粒表面积达,即缺陷多,同时受约束少,更有利于新相形核,从而有利于相转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实验2 Magee将Cu-2.5Fe合金加热至高温,然后冷却,进行马氏体相变。发现大块的试样在室温以上温度就可进行相变,而小粒( 10-40μm )却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进行相变。 综合其它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转变并非不均匀形核。 该 结论可能有误。可能是形核率太低,致使相变不显著。下面换一个角度来考虑。 2)理论分析 非均匀形核与均匀形核的不同在于,前者利用缺陷提供缺陷能⊿Gd ,以增加相变驱动力。 形核功 估算 Cech与Turnbull估计非均匀形核的位置的平均密度约为106~108/cm3。 按照经典非均匀形核理论,材料系统中马氏体核胚形成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G -V ⊿GV+⊿GS +⊿GE- ⊿Gd 据此可以推得临界形核功 的表达式为 该式与均匀形核的形核功(见式2-51)表达式是一样的,但表面张力一项有变化,这里为γh γ αβ, γh为抵消应变能后剩下的相界的张力。 (2-52) 检验 理论 由临界形核功表达式知, ⊿G*h与 ⊿GV 4成反比。 实测结果 当温度变化时, ⊿GV变化,会导致⊿G*h变化,其规律为: ⊿G*h C1 –C2⊿GV 式中C1 和C2 均为常数。 由此可见,经典的不均匀形核理论,与实际情况不符,不适用于马氏体相变。 2.2.3 核胚冻结理论 Cohen最先提出。 基本内容 高温母相中存在具有马氏体结构的大小不等的微区;温度降低时,这些微区被冻结到低温成为核胚。 从经典形核理论可知,冷却到的温度越低,过冷越大,临界核尺寸越小。当母相被过冷到某一温度时,尺寸大于该温度的临界核尺寸的核胚就能成为新相核长成一片或一条的马氏体。 当大于临界尺寸的核胚消耗尽时,相变也就停止。只有进一步降低温度才能使更小的核胚成为核而长成马氏体。 核胚冻结理论可以很好解释马氏体相变的变温瞬时形核,也可以解释等温形核,即尺寸小的核胚可以通过热激活长大到临界尺寸而成为核。 证据 采用薄膜透射技术,观察到了Fe-Ni 合金中、由高温冻结下来的核胚。但也有人认为,观察到的不是马氏体核胚。 Dash用电镜未观察到核胚。 由此可见,核胚冻结理论还存在争议。 2.2.4 应变形核 母相点阵中预先存在弹性应变区,新相核的形成使母相弹性应变区的应变能下降,所释放出的能量供形核需要,使⊿G*下降。 图2-44 应变区形核时的⊿G-n曲线 在上图中, Gd 表示母相弹性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显微镜的详细介绍及使用方法.ppt VIP
-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5.1认识方程课件(17张PPT).pptx VIP
- mipi_C-PHY协议参考手册_specification_v1-2.pdf
- 《光伏发电项目电气一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doc VIP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综合布线技术知识项目教程(第3版)任务3认识布线管材和机柜.ppt VIP
- 银行网点可行性报告.docx VIP
- Unit7西方文化导论.ppt VIP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全英文版).pdf VIP
- 2024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决赛试卷及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