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确认识经络锻炼;注意的地方; 经络锻炼的要求;经络穴位养生之;心的功能;心与小肠功能、病理;心与小肠功能、病理;1、心经: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属于心。
循行路线为: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的系带(心系),下过隔肌,络于小肠。
上行支脉:从心脏的系带向上,挟食道旁,联结与眼与脑相连的系带(目系)。;循行;外行主干:
从心系上行至肺,向下出下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后缘,到腕后豌豆骨部进入手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接手太阳小肠经。
; 2、与心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
心、小肠、肺、食道、咽、目、上肢内侧后缘。
3、心经异常时,人体出现哪些疾病和症状?
心经异常,人之身体会出现,心胸烦闷,咽干,口渴,眼睛发涩,胁痛,手臂阴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或麻木,手心热。
;4???按揉心经的最佳时间:
心经旺盛在午时,即中午11-13点,阳气最盛,阴气开始上升。心为君王之官,疏通心经,气血畅通,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心经病候; 【本经穴】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极泉 (Jíquán );【操作】 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穴义】 心经经水由本穴始传。【名解】 极,顶也,房屋中的樑或最高位元置。泉,水液也。极泉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开始向心经传运。本穴物质为巨阙穴募集的心经气血,循皮部上行至此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所处为心经的最高部位,经水循心经下行时如从顶部落下,故名极泉。【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亦即为血。【执行规律】 循心经下行青灵穴并不断气化。【功能作用】 为心经传输血液。【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青灵 (Qīnglíng );【操作】 直刺0.5~l寸。【别名】 青灵泉。 【穴义】 心经之血的气化之气在此以水湿云气的形式执行。【名解】 青灵。青,肝之色也,指穴内气血的执行为风的横行。灵,灵巧也。青灵名意指本穴的气血执行为风木的横印执行方式。本穴物质为极泉穴下传血液的气化之气,在本穴的执行程序中,它因散热而缩合为水湿云气并以云气的方式向下传输,表现出风木的灵巧特徵,故名青灵。青灵泉名意与青灵名同,泉指天部执行的云气中富含水湿。【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云气。【执行规律】 循心经下行少海穴。【功能作用】 运化心血。【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少海 (Shàohǎi );【操作】 直刺0.5~l寸。【别名】 曲节。 【穴义】 心经经水在此汇合。【名解】1)少海。少,阴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归之处也。少海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物质为青灵穴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之血汇合而成,汇合的地部水液宽深如海,故名少海。2)曲节。曲,稳秘也。节,树之分叉处也。曲节名意指汇合于本穴的地部经水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汇合而成,经水在本穴汇合为本穴气血的主要运动变化。但因本穴的经水温度较高,水液亦同时进行气化,经血的气化如树枝分化但又不易察觉,故名曲节。3)心经合穴。本穴物质中,它不光有地部汇合的经水,它还有自少冲穴等穴上行汇合于此的水湿云气,为心经水、气二物的共同汇合之处,故为心经合穴。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物质为地部的经水与天部的云气汇合之处,水湿云气在本穴为缩合冷降,穴内气血总体特性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故其属水。【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之血和天部之气。【执行规律】 地部之血循心经下行,天部之气循心经上行。【功能作用】 降浊升清。【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灵道 (Língdào)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作屈腕动作。【穴义】 心经经水由此通过并气化。 【名解】
1)灵道。灵,与鬼怪相对,神灵也,指穴内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道,道路。灵道名意指心经经水在此气化。本穴物质为少海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处为气化散热,气化之气循心经气血通道而上行,故名灵道。2)心经经穴。经,经过也。本穴为心经地部经水执行的通道,经水在地部无散失,故为心经经穴。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执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的变化是蒸发化气,所化之气与心经气血相比,性凉,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性,故其属金。【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血)及经水的气化之气。【执行规律】 经水循心经下行,气化之气循心经上行。【功能作用】 生发心气。【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通里 (Tōnglǐ) ;【操作】 直刺0.3~0.5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