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南北朝文学;第一节 南北朝民歌;一、南朝民歌
1.南朝民歌的类型:本为民间徒歌,后由乐府机构采集入乐。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少量保存在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分为三类:①吴歌,236首。出自江南,多东晋、刘宋时期作品。②西曲,142首。出自江汉—湖北和河南南部,以江陵为中心。多宋、齐、梁、陈之作。③神弦歌,18首。民间祀神乐章。;2.南朝民歌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好尚、风俗、采集所致),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①吴歌:以《子夜歌》(42首)、《子夜四时歌》(75首)、《华山畿》(25首)、《读曲歌》(89首)为最重要。多为女性的吟唱。
内容:a、对爱情的渴望;b、既得爱情的欢乐;c、相思之苦;d、爱的坚贞;e、对负心男子的怨恨;f、婚姻不自由的苦闷。; ②西曲: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所反映生活面比吴歌稍广,风格较开朗明快。
③特点:a、体制小巧,大多五言四句;b、语言清新自然;c 、大量运用双关语;d、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吴歌)。
3.代表作《西洲曲》(《杂曲歌辞》)。;二、北朝民歌
1.北朝民歌的分类与收集
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军乐,马上演奏。本为北方民歌乐曲,后传入南方,由梁代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有一小部分。共70首左右。
多数原系北方少数民族的歌唱,以鲜卑语歌辞居多,后被翻译成汉语;少数是用汉语直接创作,或是北方汉人作品。;2.北朝民歌的内容与特点:
数量不多,但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风格、情调迥别于南朝民歌。
内容类型:
①表现北方风光和游牧生活:《敕勒歌》。
②表现尚武精神:《折杨柳歌辞》、《琅琊王歌辞》。
③反映战争:《陇上歌》、《企喻歌辞》。
④表现羁旋行役、怀土思乡之情:《陇头歌辞》。
⑤表现爱情婚姻:《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歌》。
特点:坦率质朴,粗犷豪放。;;第二节 南 朝 文 学;一、南朝文学特点
1.追求新变。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骈体文。
2.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诗的声律、对偶、色彩;美文的衍化。
3.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规模最大、影响最著者有: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萧纲文学集团。对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 二、谢灵运与山水诗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出身于东晋大族,谢玄之孙,18岁袭封康乐公,因世称谢康乐。入宋,降为侯爵。少帝时出为永嘉太守,不久辞官,隐居会稽。后出任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元嘉十年获罪在广州被杀。有《谢康乐集》。;(一)、山水诗兴起于宋初的原因
1.早在《诗经》、《楚辞》中就已有山水景物的描写,但它是作为诗篇中的衬景或比兴的景象而出现的,尚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形成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到了汉代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也多出现在汉赋中,直至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此后,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以及玄言诗和庾阐、殷仲文、谢混等人的诗作中都有一些对山水自然的描写。所有这些都为山水诗的独立与成熟做了艺术经验上的准备。 ;2.魏晋以来老庄道家思想为主的玄学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和追求隐逸的情怀,深深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心态和文学创作。《文心雕龙·明诗》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都是在道家崇尚自然的人生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影响下产生的,崇尚自然的审美取向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风尚。文人士大夫亲近自然、崇尚隐逸、标榜山林的生活情趣,为山水文学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基础。南渡以后江南之地的山川秀美景色,自然也吸引着文人去感受自然和描写山水。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特征和贡献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任永嘉太守以后所作。
其主要特征是:鲜丽清新。语言富丽精工,刻意经营而达到的“自然”。
谢氏开创了南朝诗的一代新风,代表了魏晋到南朝诗歌艺术由重古朴到重声色的转变:(陶、谢之比)。;艺术成就:
1.谢诗善于细致入微地描摹山水景物,营造清新自然、生动鲜明的画境。鲍照评论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但谢诗的自然不同于陶诗的自然:陶诗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写景在于写意;谢诗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的摹写,其写景在于摹象。;因此谢诗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体察,而采取精巧工致的描写手段,表现的是自然物象的客观美。王士贞评论其诗说:“秾丽之极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