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一轮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4.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下列有关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种群数量;1.种群密度:;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草本:1m×1m;记数方法:;标志重捕法;第1次捕捉12只,标志;土壤中的小动物调查的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原因: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微生物的调查方法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如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调查。 ①镜检计数方法:方格内细胞的计数方法同样方法。 ②计算方法: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0.1mm,每方格面积为2mm×2mm。 ③注意:吸取营养液时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1)定义: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举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3、迁入率和迁出率 (1) 概念: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4.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5、性别比例:一个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种群密度;;例: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 和迁移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 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影响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原因是生殖年龄 和个体数 ; 在营养和生存空???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在理想状态下,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请填 下表,并根据表中数据,绘出细菌种群的增长 曲线。;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在上面的问题探讨活动中,你已经在尝试对某种细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建立数学模型。;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数学模型建构的一般过程;3. 类型:;①产生条件: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 (就是J、S型曲线的斜率)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4、增长特点: ;思考:理想化的情况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种群数量的变化呢? ;大草履虫数量增长过程如何?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S”型增长曲线;(3)形成原因;(4)“K”值;K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值会上升。;种群增长速率不断低;4、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特别提醒: ①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而“J”型曲线和“S”型曲线只研究了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②“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一定的;而“S”型曲线所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随种群密度逐渐减小的。 ③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就是“J”型曲线,只能表述为“近似”或“相当于”;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意义;2)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问题:1、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处理? 2、计数时若每个小格中酵母菌数太多,应如何处理? 3、该实验是否需要对照实验? 4、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 一定体积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开放环境中的两曲线模型,它属于封闭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变化,因后期无外源物质和能源的补充,其数量变化比“S”型曲线多了一个衰亡期。如下图: ;1.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得的酵母菌数量,既包括活细胞,也包括死细胞。 2.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线及其顶点的酵母菌。;迁移拓展;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 × 100cm.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