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益虫 瓢虫及寄生蜂 ;植物与天敌昆虫有密切关系;
寄生蜂是农林生态系统中害虫生物控制的重要力量, 其种类多、数量大, 约占寄生性天敌昆虫总数的
80% 。寄生蜂能否成功找到其合适寄主是其控制害虫、繁衍种群的首要条件。然而, 释放到田间的寄生蜂
在目标田间滞留时间有限, 对寄主的搜寻效果不太理想, 寄生率低, 影响了应有的防治效果。寄生蜂要成
功寄生于寄主, 必须经过 3个阶段: ( 1) 寄主栖境定位; ( 2) 寄主定位; ( 3) 寄主接受。每一阶段都与信息
化合物有着密切联系, 植物挥发物在前两个阶段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植物挥发物对寄生蜂寻找寄主行为
的影响, 可为实际应用信息化学物质以提高寄生蜂的控害潜能提供理论依据。;健康植株的植物挥发物特性
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释放的挥发物, 一般认为是一些分子量小于 250、沸点小于 340 、从植物地上部分
散发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状态下, 每种植物释放的挥发物一般不超过30种。按照挥发物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2 类: ( 1) 特异性气味组分, 由具有亲缘关系的植物所产生, 它们都是植物次生代谢物裂解的产物,
;; 虽然植物挥发物释放量大, 在远距离仍易被检测到, 但是其暗示适合寄主存在的可信性比较差。试验证明, 寄生蜂对其健康寄主植物的挥发物并没有嗅觉反应。在选择性试验中, 盲蝽长缘缨小蜂 的雌蜂不能被其健康植物的气味所吸引,健康植株在烟蚜茧蜂 长距离搜索中并不起作用。所以, 在田间可适当增加蔬菜种类的丰富度, 以提高此区域的寄生蜂群体。;植物挥发物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瓢虫和草蛉对小麦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受日本龟蜡蚧危害的柿树和枣树对 2 种天敌昆虫的招引作用; 对受害枝叶、蚧虫虫体、去虫体 3 小时后的受害枝叶和去虫体 6 小时后的受害枝叶趋向性分析表明, 天敌昆虫对受害枝叶的趋向率高于对蚧虫虫体和去虫体 3 小时后的受害枝叶的趋向率, 对去虫体6 小时后的受害枝叶趋向率最低。说明树体挥发物和虫体挥发物组分共同参与了对天敌昆虫的招引, 但受害枝叶对天敌昆虫的招引力强于蚧虫虫体挥发物的作用。去虫体 6 小时内的挥发物虽都有招引作用, 但相对减弱。在中午所设定的时间段内, 2 种天敌对未受害枝叶的趋性与对洁净空气( 空白对照) 的趋性, 经 t检验证明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正常枝叶对天敌昆虫没有招引作用。;参考资料:
1.植物挥发物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引诱效应
薛皎亮, 贺 珺, 谢映平
2.瓢虫和草蛉对小麦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刘勇, 郭光喜, 陈巨莲,倪汉祥
3.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郭祥令, 何余容*, 潘 飞, 王德森, 罗永丽
4.受日本龟蜡蚧危害的柿树和枣树对 2 种
天敌昆虫的招引作用
赵悠悠,谢映平,杨新根,薛皎亮,杜仙当,畅晓霞,王全亮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