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学校-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初试题.doc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学校-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初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学校-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初试题

PAGE  PAGE 10 期初考试文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A.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B.生物、土壤两大要素 C???地形、气候两大要素 D.地貌、生物两大要素 2.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3.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热量丰富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读“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6—8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6.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C.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7.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水资源综合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8.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 )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 C、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读下图,回答9-11题。 9、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 10、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 11、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A.石化工业 B.钢铁工业 C.制糖工业 D.纺织工业 1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13.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彻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则,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4.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因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是指 A.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B.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C.罗贯中?? 施耐庵?? 吴敬梓? D.林则徐??? 魏源??? 姚莹 15.“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

文档评论(0)

mi80868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