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专题20生态系统及生生态环境的保护(全国通用)资料.doc

【大高考】(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专题20生态系统及生生态环境的保护(全国通用)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高考】(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生物专题20生态系统及生生态环境的保护(全国通用)资料

专题二十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15·江苏卷,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生物学现象的能力。难度适中。A项错,调查蜘蛛一般采取吸虫器等距取样;B项对,杂食性动物由于食物来源丰富,食物网上某种群,数量变化会小于其他单一食性的鸟类;C项错,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D项错,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变色龙,就随之改变体色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主要是避免被敌害发现。 答案 B 2.(2015·福建卷,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该食物网中最长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之比,(3 780+4 200)/31 920=25%,B正确;太阳鱼同化量(1 483)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太阳鱼的有机物中。太阳鱼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则被鲈鱼摄入,故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应小于1 483-126=1 357,C错误;该食物网中的生物缺少分解者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答案 B[来源:学科网] 3.(2013·江苏,24)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多选)(  )[来源:学科网]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 d,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解析 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土壤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由题图可知,土埋后秸秆残留量最少,A项正确;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B项正确。如果处理时间提前30天,处理时间段温度高,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速度快,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降趋势,C项错误。从图中看出,堆放处理的比水泡处理的秸秆残留量多,说明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D项错误。 答案 AB 4.(2015·安徽卷,29)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木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通过干扰雌雄虫间正常交尾而破坏其种群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随着栗瘿蜂的数量增长,长尾小蜂的数量也增长,而栗瘿蜂的数量先下降,长尾小蜂的数量随后也出现下降,所以二者的种间关系应该是捕食。(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的能量去处还有: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