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 物 质;概 述
(introduction);人体由哪些;人体组织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存在于人体的各种元素中,除碳、氢、氧、氮构成机体有机物质和水分(约占全重的95%左右)外,其余各种元素无论存在的形式如何,含量多少,都称为矿物质。
目前认为有20余种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fán ;(一)矿物质的特点;磷与钙:高磷膳食可降低肠钙的吸收镁与钙和钾:镁缺乏可引起低血钙和低血钾
钠与钙:钠与钙在肾小管的重吸收过 程发生竞争
钙与铁:钙抑制铁的吸收。
钙与锌:高钙膳食会降低锌的利用率;(二)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三)矿物质缺乏; 缺乏的原因:;一、常量元素;(一). 钙
(Calcium);
(一)钙的生理功能
(二)钙的吸收与代谢
(三)钙的缺乏与过量
(四)钙的供给量
(五)钙的食物来源;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约1200g,相当于体重的 2%;(一)钙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 (2)调节离子跨膜运输,尤其在神经信号传递过程中;(3)参与肌肉收缩过程,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参与凝血过程;(二)钙的吸收与代谢;3、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1)维生素D
(2)乳糖
(3)膳食中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
(4)低磷膳食
(5)体育锻炼;4、干扰钙吸收因素:
(1)草酸、植酸:谷类中植酸、蔬菜中草酸
(2)膳食纤维:其中糖醛酸残基与Ca结合
(3)脂肪消化不良:Ca与未被吸收的脂肪酸→钙皂
(4)碱性磷酸盐
(5)碱性药物:使胃肠道pH值上升;(三)钙的缺乏与过量;不同人群钙的 AI和UL(mg/d);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全国城乡钙
摄入量仅为
391毫克,
不及推荐
摄入量的
一半。
;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病变:
儿童期的佝偻病,成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手足抽搐症
(据华东医院和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一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地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男性为20.1%,女性为48.1%,其中60岁以上男性为24.9%,女性为75.7%。 );方颅:以额骨和顶骨为中心向外隆起,使头部成方形改变,常见于7-8个月的佝偻儿;郝氏沟:膈肌牵引软化肋骨,导致肋弓缘上部内陷,形成沟状;肋骨骺部膨大,呈串珠样;膝及踝肿大,两腿呈“O”形;弓形腿;膝及踝明显肿大,两腿弯曲呈“X”形;腿呈弓形(同一方向);钙;钙;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象。;正常 疏松;? 据我国部分省市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骨质疏松症的危害;行动不便;Darling, I see the angel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尤其对特发性高钙尿症患者,超过1200mg/d,危险性为1.17:1))
(2)与其它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如影响铁、锌、镁的吸收与利用
(3)奶碱综合征:高血钙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
;(四)钙的供给量;(五)钙的食物来源; 奶及奶制品:
含Ca丰富
丰富的乳糖;食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首选,除非医生指导,否则不要用补剂。;(二). 磷;人体磷的含量约为体重的1%,成人体内含磷400-800g。;(三). 磷;生理功能:
1. 骨、牙齿以及软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骨形成中2g钙需要1g磷)
2. 调节能量释放:ADP+磷酸+能量=ATP (是细胞内化学能的主要来源)
3. 生命物质成分:磷脂、磷蛋白和核酸等
4. 酶的重要成分
5. 物质活化: 磷酸化
6. 调节酸碱平衡;(四). 镁;镁;(五). 钾;钾;维持糖、蛋白质的正常代谢;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功能;
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酸碱平衡;
降低血压。;消化道疾病:频繁呕吐、腹泻、胃肠引流、长期服用泻剂或轻泻剂
肾脏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
高温作业或重体力劳动:大量出汗
;(六). 钠;钠;钠的食物来源:(Na2.3g,食盐6g)
人体钠的主要来源为食盐
含钠复合物(谷氨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
酱油、腌制或盐渍肉、烟熏食品、酱咸菜类、发酵豆制品、咸味休闲食品;(七). 氯;氯;二、微量元素;1. 铁
(Iron);
(1)铁的生理功能
(2)铁的吸收与代谢
(3)铁的缺乏
(4)铁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铁的生理功能;(2)铁的吸收与代谢;(3)铁缺乏;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
(1)贫血:表现为疲倦、淡漠、工作能力下降。儿童可表现为燥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省高速收费站收费员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 202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pdf VIP
- 2025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致辞:“思进、思变、思稳”,用3思开启新学期高光时刻.docx VIP
- TSG08_2024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pdf VIP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第一课时 课件.pptx VIP
- 13《穷人》一课一练 (含答案)179.docx VIP
- 《资本运营(杨浩》课件.ppt VIP
- 2025年军事理论知识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ABB机器人搬运工作站设计报告(附编程)》10000字.doc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学校生活》教材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