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上海高考生物卷
上海卷
第 PAGE \* MERGEFORMAT 13 页 共 NUMPAGES \* MERGEFORMAT 13 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A.蒸发 B.传导 C.辐射 D.对流
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A.质膜和核膜 B.线粒体和核膜
C.质膜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核糖体
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 ③属于二倍体 ④能寄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 长径(如图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
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 B.低密度脂蛋白 C.高密度脂蛋白 D.极低密度脂蛋白
6、图2显示物质P??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可能是氧气
B.物质Q —定是水分子
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
7.利用枯草杆菌生产分泌性中性蛋白酶,以下符合该酶分离纯化的正确流程是
①制成酶制剂 ②发酵液过滤③冷冻干燥④层析法提纯蛋白酶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8.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 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抑制HBV—定能抑制HDV
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 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3。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 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c处抗生素无效 D. d为对照
10.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
B.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
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
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
11.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酒精 ②CO2 ③H2O ④ATP ⑤乳酸 ⑥H+ ⑦丙酮酸
A.⑥⑦⑤① B.③②①⑤ C.④⑦②① D.③④②⑤
12.气味会导致鼻孔气体吸入量变化,但与声音无 关(如图4)。研究显示即使在人睡眠过程中, 多次给予诸如狗叫声-愉悦气味或猫叫声-厌恶 气味强化后,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在醒来后依然 存在。下列组合中最能证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 间建立条件反射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
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C.蝮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
D.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
1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B.用于制作酒酿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15.将紫色洋葱鱗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 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则在此过程中图5所示细胞中
A.区域①扩大,区域②紫色变浅 B.区域①缩小,区域②紫色加深
C.区域①扩大,区域②紫色不变 D.区域①缩小,区域②紫色变浅
16.植物顶芽分生组织特有的功能是
A.进行光合作用 B.向光弯曲生长 C.类似动物干细胞 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7.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杀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18.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 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 数与总D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 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定稿).doc
- 2015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学生科普.pptx
- 2015(人教版)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_归类探究_回归教材):第2课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共25张PPT).ppt
- 2015--进网电力系统基本知识--练习题.doc
- 2015 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
- 2015--进网高压电力线路--练习题.doc
- 2014高考:--大气运动.ppt
- 2015-09-18 天津医院骨盆-骨转换指标解读1.pptx
- 2015-16学年高二4月单元过关检测(地理).doc
- 2015-2016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