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吮吸性害虫
第一节 介壳虫类
第二节 粉虱类
第三节 蚜虫类
第四节 蝉类
第五节 蓟马类
第六节 蝽类
第七节 螨类
第八节 其他吮吸类害虫;第三章 吮吸性害虫
第一节 介壳虫类 ; 二、形态特征 ; 三、生活史及习性 ; 四、防治方法 ;日本松干蚧 ; 二、形态特征 ; 若虫:1龄初孵若虫长椭圆形。橙黄色。触角6节。单眼1列,突出,紫黑色。喙呈圆锥形;口针极长,卷于腹内。腹末有长短尾毛1对。1龄寄生若虫体形为梨形或心脏形。橙褐色。虫体背面有明显的白色蜡条;腹面有触角、胸足等附肢。2龄无肢若虫触角、眼等全部消失。口器特别发达。从气门周围分泌蜡粉组成长的蜡丝。3龄雄若虫长椭圆形。橙褐色。口器退化。触角和胸足发达。外形与雌成虫相似,腹末无臀裂。
雄蛹:包被于椭圆形白色小茧中。前蛹与雄若虫相似,但胸部背面隆起,形成翅芽。 ; 三、生活史及习性 ; 翘裂皮下和叶腋等处固定寄生,是为固定若虫。此时虫体很小,生活隐蔽,很难发现和识别,故称为“隐蔽期”。1龄若虫脱皮后,触角和足等附肢全部消失,雌、雄分化,虫体迅速增大而显露于皮缝外,称为“显露期”,这是危害松树最严重的时期。2龄无肢雄若虫蜕皮后即为3龄雄若虫,沿枝干爬行,在粗糙的树皮缝、球果鳞片、树根附近分泌白色蜡丝结茧化蛹。蛹期越冬代为8—15天,第1代5—6天。
日本松干蚧对5—15年生松树危害最重。二三十年生松树被害较轻,老龄大树和4年生以下的松苗也能受害。松树被害后,生长不良,树势衰弱,针叶枯黄,芽梢枯萎,皮层组织破坏形成污烂斑点,树皮增厚硬化,卷曲翘裂。生长旺盛幼龄松树受害严重时,易发生软化垂枝和树干弯曲现象。 ; 四、防治方法 ; 3.科学营林:对被害严重、立木密度大的林分,应及时实行卫生伐、间伐、修枝,使林分通风透光,林中空地补植阔叶树,使之成混交林。尽量栽抗虫树种。
4.药剂防治:在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的地区, 可用1.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对雄蛹、初孵若虫和无肢若虫均有较好的杀伤作用。但成本较高,大面积防治起来较困难。也可用杀螟松乳剂200—300倍液喷洒,对若虫、雄蛹及卵都有良好的效果。
也可在春季用40%氧化乐果5—10倍,或50%久效磷5—10倍作树干涂环。具体方法是:在树干茎部刮出两个互相交错的半圆环,环宽20cm,2环上下相距10cm,刮掉粗树皮(出现少量松脂为宜),然后涂药。此法能同时防治松干蚧和松毛虫。 ;紫薇绒蚧
又名石榴毡蚧、石榴绒蚧,属同翅目粉蚧科。分布于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江苏、浙江、上海、辽宁等地。危害紫薇、石榴、桑等花木。以雌成虫和若虫在芽腋、叶片和枝条上吮吸汁液,致使枝叶发黑,叶片脱落,影响生长发育,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
雌虫椭圆形,暗紫红色,长2~3毫米,老熟时被包于灰白色的绒;日本蜡蚧 ; 一、分布、寄主及危害
各地均有分布。以成、若虫危害枣、柿、苹果、梨、法国梧桐、黄杨、石榴等100多种植物。
二、形态特征
成虫:雌性体椭圆形,背面隆起,呈半球形。全体紫红色,背面被白色厚蜡壳。当产卵时,可明显见到背面1块蔷薇色中心板及8块褐红色缘板。雄性有翅1对。全体棕褐色,翅透明。触角鞭状。
卵:椭圆形。初产时浅橙黄色,后渐变深,孵化前为紫红色。
若虫:初孵若虫体扁平。足细小。当固定后,背上开始出现白色蜡点,随后蜡点相连成粗条状,虫体周缘出现白色蜡质芒线,最后虫体背面全部被蜡,周缘; 有12个三角形蜡芒,头部有尖而长的蜡刺。若虫后期,蜡壳加厚。雌、雄出现分化:雄性蜡壳为椭圆形,仍为星芒状;雌性蜡壳卵圆形至椭圆形,背部稍微隆起,周缘有7个圆突,状似龟甲。
蛹:菱形。棕褐色,翅芽色较淡。腹末有明显的交尾器。
三、生活史及习性
1年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来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育,5月上、中旬开始产卵,6月中旬为盛期,7月中旬为末期,卵期30余天。6月中、下旬孵出若虫,7月上旬为盛期,7月底基本结束,出壳完毕。7月底8月初,雌、雄体形分化,8月下旬雄虫开始化蛹,8月底9月初为盛期,9月下旬结束,蛹期20天左右。雌 ; 虫在叶上持续到8月中旬,以后逐渐回枝,9月上、中旬打枣前后为回枝盛期,10月上旬基本结束。回枝后,固着不动,逐渐进入越冬期。越冬雌虫来年3月中、下旬恢复吸食危害,5月上旬开始产卵于壳体下,1雌可产卵1000—2000粒。若虫孵化出后沿枝条爬行到叶面吸食,并经常排泄粘液污染叶面、枝梢和果实,呈油渍状,常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致幼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