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担当奉献用生命把脉江河.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守担当奉献用生命把脉江河

 PAGE \* MERGEFORMAT 9 坚守担当奉献 用生命把脉江河 ――洪世祥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参加工作34年,辗转10个基层测站,长年在大山深处与寂寞和清苦为伴,在最艰苦的巧家小海子水文站一呆就是13年;34年来,与死神擦肩而过时他感到过恐惧,在急难险重面前他总是说“没问题”,身负重伤关心的是单位车辆是否完好,面对奖励他想到的是组织的培养,这就是洪世祥同志,他用“坚守、担当、奉献”的崇高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人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洪世祥,1960年6月16日出生,云南昭通人,现任云南省昭通市水文水资源局鱼洞水文站站长,工程师。 一、孤独坚守,默默无闻作奉献 1979年12月,出生滇东北重镇昭通城里工人家庭的洪世祥,在初中毕业下乡当了两年知青后招工进入昭通市水文水资源局工作。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小海子水文站,坐落在巧家马树乡海拔2400多米的山谷内,是昭通高寒山区小流域水文代表站,这里常年阴雨绵绵,是昭通市水文水资源局最为艰苦的地方。 “再说也是市里的大单位,工作环境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接着到小海子工作通知的洪世祥心里这样想着却一点都没犹豫就上路了。 当他告别母亲提着行李箱从昭通辗转200多公里来到小海子水文观测站时还是傻眼了:水文站设在一个大山沟里,一间土木结构破房子,方圆5公里内没有人烟。 “房子破点、小点没关系,最难受的就是单调和寂寞。”回忆起在小海子测站的13年岁月,洪世祥讲。在小海子水文站工作白天几乎见不着人,晚上更是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往往七八天都讲不上一句话,那时生怕见到人不会讲话。 站上仅有的一名委托观测员又不常住测站,大部分时间孤零零的站上只有自己一个人了,闷都要闷出病来。怎么办?老洪就想快乐的事,想自己怀孕中的妻子,想活泼可爱的女儿;想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怎样变成一组组相互关联的资料系列;想领导对小海子站的关心……就在一天一天的坚守中,洪世祥把孤独、艰辛、艰苦慢慢淡忘。 在小海子工作13年,洪世祥学会了自己做饭、学会了养鸡种菜、学会了上山捡菌子……为了不至于见到人不会开口,他每天都要对着空旷的山谷“哦!哦!哦……”吼上一阵,慢慢适应了与寂寞和单调为伴的 “隐居”生活。 1982年3月洪世祥参加工作3年后第一次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原来花白的头发已经变得白发苍苍,他实在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一把抱住母亲嚎啕大哭,“妈,儿子让您牵挂了……” 昭通市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刘林贵是个老水文,他用“水和尚”一词来形象比喻水文人常年独自在外面对水文监测工作的单调与寂寞。“水和尚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洪世祥能在小海子水文站工作13年确实不容易,何况他还兼顾巧家炉房水库专用站的建站和管理。” 当年刘林贵和洪世祥从小海子水文测站赶着驮马翻越百草坪到炉房河时,30公里山路要走五六个小时,路上人烟稀少,连吃饭都找不到人家。在建设炉房水库专用站时,洪世祥怀揣2000元建站经费只身来到炉房河,没有住的,就在炉房河山崖边用几根木棒和牛毛毡搭个窝棚,没有灶台,就用三个石头当锅庄捡柴烧水煮饭,这样吃住就是两年多。 洪世祥当年居住的山崖已经沉入库底。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昭通时,决定投资4亿多元修建炉房水库,结束了炉房、蒙姑、金塘3个乡镇十年九旱的历史,炉房水库因而被昭通干部群众亲切称为 “总理工程”。 昭通水文水资源局局长吉永贵十分感慨说:“水文人的工作看上枯燥单调不起眼,其实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相当大,就拿巧家炉房水库、小海子水库来说,为何修?在哪修?能否修? 怎么修?这一切必须有水文资料作依据。这正是‘河边一间破房子,常年一个孤独人,每天测些小数字,如今修个大工程。’没有洪世祥等水文人长年累月的坚守和水文信息的采集是不可能修建的。” 由于有多年水文专用站建设经验,2002年4月,洪世祥又承担了水富铜锣坝专用站建设任务。铜锣坝水库专用站地处水富县太平乡二溪村最边远的三星坝和五里坝之间高寒山区,位于水富县国家级天然林保护区内,属于典型的原始森林,经常有野兽出没。专用站就坐落于原始森林的莽莽林海中,交通不便,采购生活品要徒步到50公里外的集镇采购,带去的粮食断了,靠采集野果野菜充饥,也是家常便饭。由于气候常年阴冷潮湿,床上的被子整天都是湿漉漉没有干过。 最可怕的是白天黑夜的寂静,测站旁边虽然是林场护林员的哨房,但护林员要每隔10来天才来一次。洪世祥每天打交道的除水文观测外,陪伴他的只有莽莽林海、不知名的鸟儿、一阵阵刮过森林的山风。 由于没电,夜晚的铜锣坝更是静得连昆虫爬过的声音都感觉到。经受不住铜锣坝恶劣天气的“眷顾”,老洪患上了重感冒,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几度昏迷。清醒时,老洪心里更加想念远在昭通的妻儿,泪水不自觉挂在两腮上。他回忆起每次从家里返回铜锣坝时,包里都少不了妻子放进几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