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2013版《原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pt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主讲:李海洋 商品经济 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 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 一些稀有的东西,如文物、名人字画、珍贵邮票等,它们的价格都很高,也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为什么? 2014年7月,奥迪因垄断被罚18亿 自主品牌轿车份额首跌20%。 PK 我们该怎么理解“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现象呢?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在21世纪的现代,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所创新和前进: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如第三产业的现代意义) 2.深化对科技人员 、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属于渗透性因素) 3.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社会公平与效率)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可以是资本,但货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 资本可以表现为货币,但并不一定都是用货币来表现。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商品生产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过程 购买10斤棉花 —— 价值的货币表现为10元 购买纱锭等其它劳动资料 —— 货币表现为2元 雇佣纺纱工人一天劳动力的价值—货币表现为3元 —————————————————————————— 在生产开始之前资本家共垫支 —— 15元 假定工人在6个小时内将10棉花纺成棉纱结果是: 棉花和纱锭等其它劳动资料转移来的旧价值——12元 工人在6个小时内又创造出——3元 ———————————————————— 棉纱的价值就是—— 15元 (2)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就能够生产出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就在这里。假定劳动时间延长一倍由6小时增加到12小时,而资本家雇佣纺纱工人一天劳动力的价值是3 购买20斤棉花, 价值的货币表现为20 购买纱锭等其它劳动资料, 货币表现为4 初垫支27 工人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货币表现为6元 30元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依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v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产生了剩余价值。 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能获得。(2)个别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而一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资产阶级将长期稳定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仍然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这些工具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在参加产品的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docx VIP
- 1.关于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详细版).pdf VIP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复习题.docx VIP
- 2025年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软件开发团队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doc VIP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本币市场交易员培训教材 基础知识篇.docx VIP
- 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非洲的自然乐园.pptx VIP
- LTC流程设计与说明PPT课件.pptx
-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pdf VIP
- 08BJ3-2外装修标准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