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探索 --认识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课本34页)
思考 你知道的气象灾害有哪些?为什么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台风、寒潮、干旱、洪涝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造成损失巨大的原因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发性突出;连锁反应显著。);(1)形成: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注意:赤道不能形成台风;台风眼无风。
(2)发生时间:夏秋季节
(3)移动路径:一是从生成地向偏西移动,在广东﹑海南沿海登陆;二是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在台湾﹑福建﹑浙江沿海登陆;三是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后,转向东北方向。;(4)影响范围:
西北太平洋发生最多,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粤、台、琼、闽、浙等沿海省区,我国其他省份或多或少受影响
(5)带来的后果:
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的灾害;对我国来说,可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
(6)预防措施:
加强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 ;思考:;2、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3)路径:一是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二是从西北进入新疆北部,向东南经黄河河套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三是从北方直接南下。
(4)影响范围:我国大部分地区(除西藏 云贵 海南影响较小外)
(5)带来的后果:能带来严寒、大风和霜冻等恶劣天气。
(6)预防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1)形成原因:
长期无雨或降水异常偏少。
(2)发生时间:冬春多发
与洪涝交替出现。
我国北方春旱、南方伏旱比较严重
(3)影响范围:中国大部分
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华北最重)
;思考:;读图2-2-8中国干旱季节分区(课本38页)
(1)东北地区春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雨季为6-9月)。
(3)江淮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雨季移到北方受高温影响) 。
(5)西南地区冬春连旱(5-10月为雨季11-次4为旱季)。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4)带来的后果:
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 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
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
(5)预防措施:
短期:改善农业生态,选择耐旱的作物。
长期: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应急:节水 ;思考:;4、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4)带来的后果:
淹没或冲毁各种设施。
(5)预防措施: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 。
工程: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等
非工:加强管理、建立预报警报系统、实行保险制度、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课堂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