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酶催化作用的本质:降低反应活化能
2.酶催化作用的中间产(络合)物学说
在酶催化的反应中,第一步是酶与底物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当底物分子在酶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后,中间复合物再分解成产物和酶。
E + S E-S ??? P + E
许多实验事实证明了E-S复合物的存在。E-S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与酶和底物的性质有关。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
在酶浓度,pH,温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在低底物浓度时, 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
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几乎所有的酶都与底物结合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Vmax)
,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
;酶促反应过程中各种浓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 米氏方程
1913年,德国化学家Michaelis和Menten根据中间产物学说对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推导出了表示整个反应中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著名公式,称为米氏方程。
;;;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 米氏常数Km的意义:;米氏常数Km的意义:;测定Km和V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Lineweaver–Burk的作图法 — 双倒数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双底物反应;双底物反应;乒乓反应;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反应;序列反应与乒乓反应的区别;二.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与酶分子上某些必须基团结合(作用),使酶的活性中心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导致酶活力下降或丧失,这种现象称为酶的抑制作用。
能够引起酶的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则称为抑制剂(inhibitor
酶的抑制剂一般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
a.在化学结构上与被抑制的底物分子或底物的过渡状态相似。
b.能够与酶的活性中心以非共价或共价的方式形成比较稳定的复合体或结合物。
;酶的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的区别;抑制作用的类型:
(1)不可逆抑制作用:
(irreversible inhibition)
抑制剂与酶反应中心的活性基团以共价形式结合,引起酶的永久性失活。如有机磷毒剂二异丙基氟磷酸酯。 ;有机磷化合物;(2)可逆抑制作用(reversible inhibition):
抑制剂与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引起酶活性暂时性丧失。抑制剂可以通过透析等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复酶的活性。
根椐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三类:
竞争性抑制:
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能与底物竟争与酶活性中心结合。当抑制剂与活性中心结合后,底物被排斥在反应中心之外,其结果是酶促反应被抑制了。
竟争性抑制通常可以通过增大底物浓度,即提高底物的竞争能力来消除。
竞争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竟争性抑制;1.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 ;
;;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形成延胡索酸;竞争性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
酶可同时与底物及抑制剂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并导致酶活性下降。由于这类物质并不是与底物竞争与活性中心的结合,所以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剂。
如某些金属离子(Cu2+、Ag+、Hg2+)以及EDTA等,通常能与酶分子的调控部位中的-SH基团作用,改变酶的空间构象,引起非竞争性抑制。
非竟争性抑制不能通过增大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
非竞争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非竟争性抑制;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 :;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V值减小(1+[I]/Ki)倍,且V值随[I]的增高而降低;
Km值不变。;3.反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有反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Km和V值均减小(1+[I]/Ki)倍,且都随[I]的增高而降低。;二.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抑制作用的类型:
不可逆抑制作用
可逆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三种可逆抑制的区别;三种可逆抑制的区别;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 三.激活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凡是能提高酶活力的简单化合物都称为激活剂(activator)。其中大部分是一些无机离子和小分子简单有机物。如:Na+、K+、Ca2+、Mg2+、Cu2+、Zn2+、Co2+、Cr2+、Fe2+、Cl-、Br-、I-、CN-、NO3-、PO4-等;
这些离子可与酶分子上的氨基酸侧链基团结合,可能是酶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也可能作为辅酶或辅基的一个组成部分起作用;
一般情况下,一种激活剂对某种酶是激活剂,而对另一种酶则起抑制作用;
对于同一种酶,不同激活剂浓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四.酶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五.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一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_T35106-2017 国家行业标准.pdf VIP
- 建设项目海绵设施施工验收标准.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热控专业简介(基础系统介绍)(精品课件).ppt VIP
-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pptx
- 2025-2030中国相容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docx
- TSG 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ocx VIP
- 2023-2024年版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pdf
- 小学生抽屉整理课件.pptx VIP
- 打字员速录技能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