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考试提纲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生考试提纲一

2014届高三地理总复习艺术类考生特供稿专题一行星地球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赤道的椭球体。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与()面垂直。北半球某地仰望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地理极点与地磁极点。3.经线与纬线经线(子午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的线地球仪上同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方向指示方向长度都相等(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最长,递变规律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所有纬线都相互()4.经度与纬度经度(面面角)纬度(线面角)图示划分从向东、向西各分180°从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北纬的度数愈向北,南纬的度数愈向南划分半球20°W~0°~160°E为,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1)为东西经界线;(2)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此外还有侧俯视经纬网图(二)、经纬网的应用1、定方向先确定南北方向,依据纬度值和地偏力。再确定东西方向,依据劣弧和自转方向。例:1E在1W的()方向;179E在179W的()方向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0827″、东经118°5408″和北纬34°0809″、东经116°5334″,则甲在乙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A在C的()方向已知A(30N,59E),B(40N,119W),C(40N,122W)问:B在A的神马方向?C在A的神马方向?2、定距离经线上的一纬差,均相等,40000千米除以360度,约等于111千米。纬线上的一经差,计算方法是111千米乘以当地纬度的余弦。注意赤道和南北纬60度。3、定球面最短距离,即“最短航线”1)球面最短距离是过两点大圆的劣弧2)大圆是由球面两点和地心确定。任意球面两点的大圆至少有一个,最多可以有无数个(什么情况)。3)地球天然形成的大圆有三类:一是赤道,二是经线圈,三是晨昏圈5)赤道除外同纬度或接近纬度的两点,所画大圆劣弧凸向高纬方向。6)不同纬度的两点,一般在经线圈或晨昏圈上。4)球面两点将大圆划分为优弧和劣弧,劣弧即所求四、地图1、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方向:注意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形式:数字式,比例式,线段式2、比例尺1)图上范围(图幅)、实际范围、比例尺三者关系2)比例尺的缩放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图幅面积放大到n的平方倍。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3)比例尺的应用(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如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五、等值线(一)等高线1、等高线图的绘制1)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2)确定交点3)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进行连线A、找出线段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注意区分河流与等高线)B、判断出所有交点的高度值及两端点的高度范围C、计算出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的大小(注意保证两图比例尺的统一)D、在地形剖面图中画出相应的等高线E、在地形剖面图中标出所有的交点和端点(注意点与点之间的疏密关系)F、用光滑的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即可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此地地形是?特征含义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2)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4)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5)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3、等高线的特征6)异常凸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7)两线间的闭合。高高低低原理。4、判断地形类型(1)大地形类型平原:海拔200m,地势起伏很小,等高线很稀疏高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