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经济“半程跑”收获转型红利.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经济“半程跑”收获转型红利

[标签:标题] 2016 PAGE11 / NUMPAGES11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上海经济“半程跑”收获转型红利 上海市统计局7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15年上半年,上海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7.0%,比第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中国论文网 /2/view-7337641.htm   7月15日,2015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正式揭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第一季度,上海的GDP增速还是6.6%,而同期全国GDP增速7%;去年,上海GDP增速7%,落后全国增速0.4个百分点。1992年~2007年,上海GDP年均增速领先全国两个百分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上海率先进入经济新常态。2010年~2012年,上海GDP增速均落后于全国,2011年甚至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2013年持平。   数据复苏背后的含金量   上半年,上海经济运行走出先抑后扬的轨迹。这样的回暖,是否只是偶然,含金量到底高不高?两组指标可以佐证上海GDP增速的含金量。   上海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的同时,上半年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1%,保持去年以来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上海财政收人快速增长,主要来自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带动,来自第三产业的财政收入占总量的80%,来自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财政收入增长,合计贡献财政收入增量近七成。   企业效益是另一有力佐证。1~5月,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对外投资股权收益占利润比例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占比大幅增长,表明实体经济回暖明显。“这体现了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质量效益也在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阮青表示。   新动力能否及时补缺,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关键。今年以来,在上海,随着改革开放红利加快释放,积极因素和新兴动力快速集聚壮大,既成为当前稳增长的支撑,又为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后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海氛围渐成,各类市场主体充满实干精神。上海自贸区已然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到6月底,自贸试验区共新设各类企业2.1万户。在自贸区实验改革引领效应带动下,1~5月上海全市新设企业数增长12.1%,新增注册资本增长73.2%。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外向型经济”优势进一步放大,在国际市场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上海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指标逆势成倍上升。上半年上海合同外资同比增长1.3倍;半年对外投资预计增长5.8倍,其中对发达经济体投资额、并购增资投资额和民企投资项目占比均超七成。   更为重要的是,对比上海经济的逐步向好,“民生体感”同样明显。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79元,同比增长7.9%,继续跑赢GDP增速;半年CPI涨幅2.4%,温和上涨的物价减轻低收入者负担,也有利于各项政策措施施行;半年上海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并不以能耗和污染为代价,一季度上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9%,到6月底PM2.5浓度平均值同比下降1.8%。   阵痛后企稳回升   如果要给上海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写“评语”,那么第一个字应当是“稳”。“可能大家会说过去的评价也是稳啊,今年有什么区别?”拿着长达近七千字的《2015年上半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介绍》,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但今年的稳不一样,它是经过许多努力取得的稳,这个稳来得不容易!”   “上海的努力并不是在今年二季度才开始。为了今天取得的进步,上海已经布局了六七年,在二季度我们开始看到了多年来布局的成果。”在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石良平教授看来,上海已然度过了转型最痛苦的时期,经济正在企稳回升。“可以说,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新常态的地区,她的转型阵痛比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来得更早。”   风雨过去后的天空总是格外美丽。石良平信心满满:既然最先经历转型阵痛的上海看到了转型之后的美丽天空,整个中国经济也将走出今日的阴霾,最终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在上海,第三产业毫无疑问已成为支柱: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0%以上,占全市总值比重达到67%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0%。这其中,金融业,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生产性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均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   石良平认为,正是服务业的优势让上海的经济数据呈现出与全国数据不同的走势。“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现阶段,压力最大的恰恰是制造业。当前,制造业所承受的压力要大大高于服务业,产能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