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可雇佣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标签:标题]
2016
PAGE9 / NUMPAGES9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基于可雇佣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全社会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研究和培养越来越重视,各高校也逐渐开始将可雇佣性培养融入课程教学改革中,从而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能力,提高就业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状况及专业特性,总结出一套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可行性培养方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论文网 /2/view-7411005.htm
关键词:可雇佣性;就业;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08-0108-02
一、可雇佣性内涵
“可雇佣性”一词是“Employability”一词的意译,也可译为“就业能力”。“可雇佣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具有获得最初工作岗位、维持工作和根据需要获得新工作的能力。对于个人来说,可雇佣性的评判主要依据于3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的储备量、向雇主展示知识和技能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的运作发展空间等。因此,可雇佣性可以简单理解为“个体维持工作的能力”。从大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可雇佣性则可以理解为“是大学生毕业更好就业并胜任其职业的能力和技能”。
可雇佣性的概念最早是为判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状况而提出的。现在,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不同的劳动力群体之中,在高龄劳动者、新入职的员工、缺少必要工作技能的员工、女性、残疾人等低能力劳动力群体中应用更加广泛。可雇佣性的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可雇佣性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一方面,高校经过大规模的扩招,造成了当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由于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在大大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也导致了学生的层次及水平与以前相比有所降低,造成我国普通人才相对过剩、高精人才数量不足的状况。同时,社会的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社会用工的需求量跟不上大学扩招的步伐,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增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高校的课程设计不合理、教育与社会脱节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原因。
思政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以来,适应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得了较好的的发展。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加快,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它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向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形成其自身“重理论、少实践”的特性,导致思政教育专业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与经济建设所需求的专业性契合点,缺少必要的就业竞争力,陷入就业困境。其具体问题如下。
1.课程设置较陈旧,培养方式相对滞后,针对性不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设立以来,在课程培设置上几乎没有大的趋时改动,专业的定位也不够准确。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几乎每个专业都有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设置是为培养不同领域“专才”服务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专业技能上相对模糊,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培养“通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储备,但是在宽阔的知识面下却也存在着各种知识都不精通的现象。同时,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中也有一定的趋时更新,但是课程的安排在增强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升学生竞争力等方面仍有所欠缺,针对性不强。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
2.社会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岗位需求
基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通才”培养的定位,学生应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操作及实践能力,应熟练掌握人际交往、商务礼仪等必要的素质能力,同时也应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计算机操作等能力。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尽管当前许多院校都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能力,但从学生目前的自身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不会操作打印机、复印机等基本的办公设备,不懂迎宾及会务礼仪安排,难以完成基本的活动策划案等现象普遍存在。较差的操作及社会实践能力,使得本来就缺少专业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更加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岗位需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期的竞争力和职业生涯的晋升空间。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司法鉴定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doc
- 各国地铁大PK.doc
- 合同范本下发包人原因引起暂停施工的补偿问题研究.doc
- 合理强化医院财会规范化管理的路径.doc
- 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4市对外开放环境效应实证分析.doc
- 吉林省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 吉林省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doc
- 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分析.doc
- 吉林省旅游业现状分析.doc
- 吉林省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