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考卷2016高三·物理·新一轮总复习阶段示范性测试:专题1——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含解析)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一)
本卷测试内容: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3、4、5、6、7、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2、9、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v=eq \f(Δx,Δt),当Δt→0时,eq \f(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解析:用质点代替物体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以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正确;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微元法将变速运动等效近似为很多小段的匀速运动,故D错误。
答案:B
2. 一个物体t=0时刻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坐标的关系为v=eq \r(6x)(m/s),则( )
A.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6 m
B.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12 m
C.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的时间为20 s
D.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的时间为10 s[来源:学科网]
解析:由v=eq \r(6x)(m/s)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3 m/s2,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eq \f(1,2)at2=6 m,故A项正确,B项错误;由x=eq \f(1,2)at2可得,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时间Δt=eq \r(\f(2x2,a))-eq \r(\f(2x1,a))=10 s,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AD
3. [2015·郑州质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 m/s2 B. 1.5 m/s2[来源:学§科§网]
C. 3 m/s2 D. 4 m/s2
解析: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3.5 s时的瞬时速度,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 s时的瞬时速度,质点的加速度a=eq \f(Δv,Δt)=eq \f(6,3.5-1.5) m/s2=3 m/s2,选项C正确。
答案:C
4. [2014·福建福州一模]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 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 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 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D. 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解析:根据s=eq \f(1,2)gt2可得,eq \f(1,2)g×(5 s)2-eq \f(1,2)g×(4 s)2=18 m,因此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4 m/s2,因此2 s末的速度v=gt=8 m/s,A错误;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eq \x\to(v)=eq \f(18,1) m/s=18 m/s,B错误;第2秒内的位移s2=eq \f(1,2)gteq \o\al(2,2)-eq \f(1,2)gteq \o\al(2,1)=eq \f(1,2)×4×22 m-eq \f(1,2)×4×12 m=6 m,C错误;物体在5 s内的位移s=eq \f(1,2)gt2=eq \f(1,2)×4×52 m=50 m, D正确。
答案:D
5. [2015·广东茂名]我国“蛟龙号”在某次试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10 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象(b),则( )
A. (a)图中h4代表本次下潜最大深度为360 m
B. 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 m/s2
C. 在0~4 m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10月份).doc
- 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10.2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神奇的眼睛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 二次函数专题.doc
- 重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规模化应用.pptx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7章+标高投影.ppt
- 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某低温集气站凝析油计算.doc
-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PSoC的数字电压表报告.doc
-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系统综合设计实训Ⅱ报告.doc
最近下载
- 艾梅乙医学ppt课件.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完美版)课件.pptx VIP
- 锂离子电池不良失效分析系列压差大.pptx VIP
- 《童年》阅读评测试题(附答案).pdf VIP
- 英语常用词根词缀表(排版整齐).pdf VIP
- 【小升初】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学期新七年级分班真题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优秀备课组评选方案.docx VIP
- 稳定币发展十年:趋势、应用与前景.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联合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