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设计规范
目 录
1.标准件设计准则
2.薄板件设计准则
3.防腐蚀设计准则
4.公差设计准则
5.焊接件设计准则
6.可靠性设计准则
7.力学原理设计准则
8.便于切削设计准则
9.热应力设计准则
10.塑胶件设计准则
11.系统要求设计准则
12.运动部件设计准则
13.轴支撑设计准则
14.铸件设计准则
15.便于装配设计准则
第一章 标准件设计准则
1.1 优选器件准则
建立《优选器件清单》;
制定清单中增加物料的控制流程;
通过流程控制物料种类和规格。
1.2 标准件种类最少准则
标准件种类不超过___种
单一种类中规格不超过___种
1.3 非标件慎用准则
自行设计和非标螺钉慎用;
若不可避免,考虑系列产品公用的设计
1.4 相同装配相同标准件准则
相同装配要求用相同的标准件。
1.5 腐蚀环境材料同质准则
在腐蚀性环境下工作的设备,标准件材料与构件材质须相同,如不同,标准件加套管等隔离防护措施,避免腐蚀。
1.6 外部螺钉特征一致准则
外部螺钉型号、颜色一致
1.7 明显差异或完全相同准则
用到的标准件,要么有明显差异,要么完全相同,
有明显差异是为了防止装错,完全相同是为了维修过程的互换性。
检查:维修过程重装时,应没有螺钉装错依然能够装上的情况,
并分析螺钉装错不会造成事故。
:薄板件设计准则
2.1 薄板翻边准则
薄板(≤0.8mm)的零件,安装螺钉过孔位应有折边。
2.2 薄板零件禁攻丝准则
薄板(≤0.8mm)的零件禁止翻边攻丝
2.3 薄板件判定标准
确认是否有薄板件,判定标准:板厚和其长度相比小得多的钢板,特点是横向抗弯能力差
包括三个加工工艺:
1下料包括剪切和冲裁;
2成形包括弯曲、折叠、卷边和深拉;
3连接包括焊接和粘接。
2.4 形状简单准则
用直线、圆形等简单形状,便于加工
2.5 节省材料准则
明确了解所选用材料的原材料形状
形状设计考虑加工时的自拼接,减少
下脚料,尤其是批量大时,
解决方法:
1下料排列方法优化;
2下脚料再利用
选用材料的原材料形状?
2.6 足够强度刚度准则
1尖角刚度不足,用钝角代替;
2两孔间距不宜太近,避免切割冲孔时的裂纹;
3细长板条剪裁会产生裂纹,应避免。
2.7 避免粘刀准则
需要冲裁切割部分作如下处理:
1留有一定坡度;
2切割面连通。
2.8 弯曲棱边垂直切割面准则
1.切割后的薄板如果需要进行弯曲,弯曲棱需垂直于切割面;
2.不能保证时,应在切割面和弯曲棱边交汇处设计一个
r2倍板厚的圆角。否则会有裂纹的危险。
2.9平缓弯曲准则
对板进行弯折时,弯曲半径不宜太小,
外侧会出现裂纹,内侧会出现褶皱。
2.10 避免小圆形卷边准则
r1.5倍的板厚;不要完全的卷形。
加强刚度,避免棱边划伤。
2.11 槽孔边不弯曲准则
弯曲棱边与槽孔的棱边的距离大于弯曲
半径+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
整个弯曲棱边。
2.12 复杂结构组合制造准则
将超过二(三)道工序的结构件的结构
进行分解,分解成只由圆形、直线等
组成的简单结构,然后焊接在一起。
2.13 避免直线贯通准则
薄板横向弯曲刚度较差,用
加压槽的设计避免。
并且无压槽区域禁止直线贯通,
贯通的低刚度无压槽窄带区域易
成为板面弯曲失稳的惯性轴。
3.不规则排列是消除直线贯通的
较好方法。
2.14 压槽连通排列准则
压槽终点是薄弱点,通过连通消除终点为佳
2.15 空间压槽准则
非单一平面的薄板结构,棱边附近
是失稳的薄弱环节,设计压槽不能
只在一个平面上设计,需要设计成空间的。
2.16 局部松弛准则
薄板局部变形受阻碍时,会出现皱折,
在皱折附近设几个小的压槽,减少
变形阻碍。
第三章:防腐蚀设计准则
3.1 避免大面积叠焊准则
是否存在大面积的叠焊、缝隙中的残留物可能导致零件生锈
确认腐蚀环境条件:两个不同电化学位势的电极分别是什么?两个电极通过何方式实现电接触?浸泡两电极的电解质是什么?如何形成的?
确定是面腐蚀还是点腐蚀如果是面腐蚀,选择增加板的厚度,按照预期设计寿命留出板厚余量。
选择其中一种防护层工艺方法:电镀、喷涂、浸渍上漆、渗透、滚压、化学转换等
3.2 避免间隙腐蚀准则
金属浓度不同,间隙内腐蚀产物经
水解化作用酸化,氧气扩散困难,
发生间隙腐蚀的可能性大得多,
例如支承结构、钢架结构、点焊、
单侧焊、容器衬板中。
1.避免间隙结构出现;
2.将间隙密封,使腐蚀性物质
无法进入;
将狭窄空间设计成较大空间,
不停的对流使电解质平衡。
3.3 避免局部微观腐蚀环境准则
1.不同金属是否有电接触?
2.通过加绝缘措施使不同金属没有电接触;
3.有电接触的不同金属,哪是贱金属,
哪是贵金属?如有螺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