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考点16:机械效率
一、选择题
AUTONUM .(2015福建福州,第14题)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4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大小如图4所示,则( )
A.拉力是2.2N B.有用功是2.2J
C.总功是4.8J D.机械效率是120%
2.(2015重庆A卷,第7题)如图5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7.5N
B.4s内拉力F做功25J
C.4s内拉力F的功率为6.2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2015山东滨州,第10题)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
C.拉力F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是60%
4.(2015湖南常德,第12题)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1400J 80% B.1800J 80% C.1800J 83.3% D.2160J 83.3%
5.(2015湖北武汉,第14题)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15山东泰安,第19题)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A.F甲小于F乙
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7.(2015河北省,第21题)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大于F2
B.F1和F2做的功一定相等
C.甲、乙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时间可能相等
8.(2015黑龙江哈尔滨,第26题)小聪测量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将钩码分别匀速竖直提升h1和h2的高度(h1>h2).对两次实验中一些物理量进行比较,正确的是(其中s为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H为动滑轮上升的高度)( )
A.s1=s2 B.H1=H2 C.η1=η2 D.W有用1=W有用2
9.(2015吉林长春,第9题)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
B、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
C、增大提升重物的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机械效率
10.(2015黑龙江齐齐哈尔,第11题)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当匀速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0N,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B.物体的重力为40N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67℅
D.拉力F的功率为2W
11.(2015四川眉山,第40题)4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300N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C.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200J D.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150W
12.(2015乌鲁木齐,第8题)8.为模拟盘山公路,现将连接了重1N小球的细线穿入一根长1m的细管。如图,将细管从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底部a点开始斜向上缠绕5圈后,恰好绕至顶部b点,相邻细管间的高度均为12cm。在b点处通过细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 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十四套.pdf VIP
- 新能源汽车课练习题.doc VIP
- 电子企业的电压暂降分析与对策 voltage sag analysis and strategy for electronic enterprise.pdf VIP
- 设计开发质量控制.pptx VIP
- 设计开发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动物繁殖学实验.ppt VIP
- 《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作业指导书(2024—2026年)》(下发版).pdf VIP
- 消防安全评估服务投标方案.doc VIP
- 膜分离氢气纯度.doc VIP
- 华为pcb的emc设计指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