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解儿科“医生荒”
[标签:标题]
2016
PAGE9 / NUMPAGES9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破解儿科“医生荒”
每1000名儿童仅0.53名儿科医生,每名儿科医生日均门诊17人次,我国儿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手短缺”。破解这道难题,既需要政策层面的精准发力,也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儿科医患氛围。
2015年底以来,一些大医院儿科停诊引起人们关注。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儿科医疗保健的“供需矛盾”更加凸显。今年全国“两会”上,“儿科医生荒”问题被代表、委员热议。有数字显示,目前执业的儿科助理医师为11.8万名,至少还缺10万名,缺口之大令人惊讶。
为什么出现了儿科医生“职业荒”?如何让这一职业重获吸引力?记者进行了采访。
医生超负荷工作,儿童看病依然难
“我们工作强度很大,没有午休,午饭在诊室吃,吃过之后继续看病。为了节约上厕所的时间,有时候选择不喝水。”2016年2月3日,在接受采访时,浙大儿院门诊部主任汪天林表示。汪天林说,一般情况下,一名普通的主治儿科医生一天接诊近百位病人,2015年底的呼吸道疾病“旺季”中,浙大儿院门诊量突破9700人次,创下新高。
前几天,北京张先生的孩子高烧一直不退。“孩子还不满一周岁,想去大点的儿童医院,却发现根本挂不上号。”无奈之下,张先生只得去普通的综合医院儿科就诊。综合医院看病的患儿也不少,张先生夫妻两人只能抱着孩子,在医院的楼道里焦急地等待。
儿科看病有多难?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属的儿童医院只有两所,不仅要接待北京本地患儿,还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两家儿童医院的接诊量惊人。2015年全年,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人次达到217万,日均接诊量约6000人次,冬季高峰时期每天达到七八千人次。北京儿童医院就诊人次全年达到317万。两所医院每名医师门诊日均接诊人次达到三四十,比北京繁忙的大医院医师还要多50%的工作量。
“超载”运行是儿科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儿科医院的设计有关。我国大城市儿童专科医院的接诊能力是按照成人医院的一半设计规划的,床位一般只有四五百张。编制有限,就诊人次不断增多,造成儿科医院门急诊量急速膨胀,远远超过原定的设计量。
国家卫计生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为11.8万名,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3人,而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为0.85―1.3人。我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是普通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的2.4倍。
大城市儿科医生工作忙,二三线城市也一样忙。“河南省平均每5000名儿童才有一个医生,儿科‘医生荒’最为严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医院原院长高春芳今年的提案就是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
高春芳介绍,目前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仅有68家,为医院总数的0.52%,儿科床位258224 张,仅占全国总床位数的6.4%。截至2014年底,我国儿科床位缺口约9万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缺口至少为10万人,本科以上学历仅占33%,远低于综合科室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49.1%的水平。“儿科医生的整体缺编,以及内部人才层次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而儿童看病依然难。”高春芳说。
“我们医院的儿科主任今年已经60多岁了,30多年从没有休过假,过年也不敢离开。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仍然奋战在临床一线。”高春芳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医院儿科共3名医生,每年需要诊治1万名儿童,其中住院儿童就达到4000多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有2.3亿14岁以下的儿童,这比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巴西的总人口还多,医疗保健的需求是巨大的,儿科服务的资源总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医学毕业生远离儿科,医院没动力开办儿科
“儿科专业医生紧缺,原因无非有两个――来源少、走的多。”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分析:“人才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专业定向培养,另一类是相关专业的补充调剂。医学人才的来源相对单一,儿科人才更为特殊,受学术兴趣、社会认可度、生存压力、发展空间的影响,选择成为儿科医生的人就很少。”
一名儿科医生告诉记者,当年毕业的时候,同届180名同学中,只有她一人选择当儿科医生。“不去参加同学聚会,自己的发展境况比同学差太多,除了受刺激没别的,再说也没有时间。”
高春芳认为,儿科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压力大、风险高、待遇低等是儿科医生短缺的主要原因。“儿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一旦病情加重就会危及生命,而患者年龄小、无法清楚表达使得医生需凭借经验诊疗,被称为‘哑医’,造成医生身心压力很大。”孩子身体不适时,父母第一选择往往是送医,直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