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趣谈老北京的城隍庙之二
[标签:标题]
2016
PAGE10 / NUMPAGES10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趣谈老北京的城隍庙之二
旧京知名的城隍庙除了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都城隍庙外,还有两县城隍庙和江南城隍庙,这次就来讲讲两县城隍庙。
两县城隍庙即大兴县城隍庙和宛平县城隍庙。在说它们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大兴县和宛平县。大兴县最早出现于先秦,称为蓟县;金贞元二年由析津县更名为大兴县,取其“弘大兴旺”之意。宛平县出现于辽,取其“宛然而平”之义,辽开泰元年改幽都县为宛平县。明清两朝大兴县和宛平县归顺天府管理,是其所辖24州县中最为特殊的两县,它们是京城的附郭县,又称京县。以京城南北中轴线为界,以东归大兴县管理,以西由宛平县管理。北京有句老话:“皇帝坐金銮,脚踩两个县,左脚踩大兴,右脚踩宛平。”指的就是这个。为了方便处理京中事务,两县衙署就建于城中,而衙署附属建筑县城隍庙也建于其左右。 大兴县城隍庙山门
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有条大兴胡同,胡同因其内曾建有大兴县衙而得名,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还一直被称为“大兴县胡同”,后来因整顿地名才改为今名。大兴县衙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不少人还都知道胡同里东城分局的位置就是大兴县衙的旧址,而建于其附近的大兴县城隍庙在什么地方,人们就不得而知了。在东城分局的对面,一面雕花刻字的后檐墙虽然精美,但却有些怪异,云龙纹样的拱形门被几块青砖死死地封住,尽管如此仍能看出这原是一座庙宇,经过寻问得知这里就是大兴县城隍庙的原址。门上有题额已是字迹模糊,大门两侧的石刻楹联仍清晰可辨。上联是:“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下联为“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在楹联的两侧还各题有一行小字“大清同治十一年岁在壬申孟夏恭录”,和“邑中后学姜伯麟薰沐敬书”。除此以外,墙面上还镶了“监观有赫”四个大字,这些都是大兴县城隍庙的遗存,虽然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大兴县城隍庙作为县衙的附属建筑,曾起着重要的作用。明清两朝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上任之时,必须先到其辖区内的城隍庙进行祭拜,大兴和宛平虽贵为京县,但仍需遵守这个原则。大兴县新官上任时,除了照例到县城隍庙进行祭拜外,每月初一、十五及春、秋两祭也必须亲自参加,如有行为不敬还会遭人弹劾。辖区内若发生火害、旱害、虫害等灾难时,知县也会向县城隍爷进行祈祷,希望他能保佑一县百姓的安康。无论是知县还是百姓都在这座城隍庙内找到了心灵上的支撑与安宁。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当数农历五月的城隍出巡最为隆重热闹,许多文献都对两县城隍出巡有着详细的描写。笔者也在上篇文章中赘述了此项祭拜的事宜。为了寻找一些新资料,我特意查寻了首都图书馆馆藏的金石文献,恰巧找到了同治年间重建大兴胡同内这座县城隍庙的拓片,上面还记载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内容,下面就听笔者细细道来。
大兴县城隍庙重建于清同治十一年。之前的县城隍庙虽然“由明迄今四百六十余年”,但其狭小的空间,低矮的地势,每到雨季就屡遭暴雨的侵蚀。大兴县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首善之区,其县城隍庙又小又破很不般配,因此庙内的住持徐永缘法师发愿重建县城隍庙。清同治十年的冬天,徐永缘用募来的资金买下了大兴县衙西南一块南北宽廿六丈三尺,东西长十三丈有余的空地,重建大兴县城隍庙。次年春天县城隍庙竣工,建好的城隍庙有大殿三间,东西耳殿二间,焚化宝库二座,东西配殿六间,东客堂二间,二层腰殿三间,山门五间及群房若干,可见其规模宏敞。若不是有拓片上的详细记录,谁会相信在这条逼仄狭窄的小巷内曾有如此规模的城隍庙。仔细观之,拓片上还记载了另外一个故事。万善寺位于县城隍庙左侧,也是一座古庙,内供奉协天大帝,同治七年该寺僧人伙同匪人变卖庙产,眼见古庙就要毁于一旦,法师徐永缘看到这种情况,在征得募捐人的同意后,利用所募资金将其一并修缮。修缮好后的万善寺焕然一新,殿宇威严,木鱼声声,梵音阵阵。东西两座庙宇虽不同教,但释道之声不绝于耳,为县内百姓的教化贡献着力量。拓片的背面还详细记录了捐款人及捐款商号所捐的银两,多则上千两,少则几十吊,尽管钱数不同但其功德却是相同的。最有意思的是拓片上还记录了王士秦、魏文晋两位信众,为城隍出巡所捐的物品及银两,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也能对这种已消失多年的风俗窥其一二。其中捐赠物品有:琉璃灯、匾、对联、绢灯及出巡执事衣巾等物。拓片所记录的这方石碑则立于大兴县城隍爷出巡之期,同治十二年农历五月初一日。
民国十七年,北平市民政局对寺庙进行调查,虽然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从当时的登记档案上看,大兴县城隍庙的情况与同治年兴建之时基本无异:“本庙面积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二十六丈三尺,房屋共三十四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县党部及教育局在本庙。庙内法物有城隍正神一位,寝宫城隍藤像夫妇两位,两旁泥像站童使者十四位,泥马两匹,石佛四位,铜香炉烛扦花筒五件,铜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套IECQ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文件(HSPM).pdf VIP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市场调查与分析: 数据分析网络调查报告撰写 (慕课版)王晓燕习题答案.docx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高级工培训大纲与教学内容概述.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VIP
- 《企业质量管控与应用》课件.ppt VIP
- 吊顶施工合同范本.pdf VIP
- 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度.doc VIP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五首-渔家傲》.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