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型期我国农村治理结构的法学分析
[标签:标题]
2016
PAGE10 / NUMPAGES10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转型期我国农村治理结构的法学分析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型期,同时农村居民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观念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农民也更加热衷于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中去,农村治理面临着空前未有的调整与变革。在农村自治中,分析农村社会法律体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的治安稳定,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农村自治结构的更好实施。本文主要是对于转型期我国农村治理结构变迁历史以及农村治理中的法学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中国论文网 /2/view-7423191.htm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治理 法律 市场经济
作者简介:牟子翰、林晨璐,黄岩中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01-211-02
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推进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型期。在农村经济发展之余,农村政治体系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朝着更加文明、进步的方向迈进。农村经济改革、政治进步等一系列变革使得农村居民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主、自治的作用意义,对于这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实现农村政治权利的平等已经成为农民目前急切需要满足的愿望。法律政治方面的治理主要是指统治者运用权利所具有的功能进行运转,管理公共事务,最终达到调控社会的目的。而农村治理其实就是运用公共权力对于农村地区社会进行管理与控制。在农村治理中,自治越来越突出,在自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有着同样的权利,也就是人人平等,同时也有着相同的义务责任。从法学方面入手来分析农村治理结构,就是要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与农村的政治联系出发,研究农村社会资源配置及与此相关的特定社会关系,实现农村与国家整体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从而掌握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法学具有自身独特的审查视角,要着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农村治理结构中,人们之间的依附关系、从属关系、独立关系等都是法学所研究的内容。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制度有所变化,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在我国农村治理中进行法学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国农村治理结构变迁分析
在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始终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村的社会结构也是传统农业社会形态,国家并未真正渗入到农村去,对于农村的治理也并没有太多变化。在后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进程中,虽然农村格局有所改变,但是国家实体权利仍然控制着农村基层,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国家权利渗透形式逐渐发生变化,农村的治理结构也才有了实质性的变迁。
国家与社会关系有所重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对农村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通过土地革命解决了农民经济萎靡、生活困难的发展困境,对于农村地区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解决了百废待兴的农村产业格局难题。在土地革命期间,农民不但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受到传统封建权利的束缚。这个时候国家对于农村地区尽管还尚未真正形成完善的治理体系,但是也延续了根据地时期的管理模式,党在农村的组织结构得以进一步强化,这为以后我党实现对农村的领导、实行“党政合一”的政治管理模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地方政权建立时期,我党进行土地改革最为根本的组织是工作队,主要将党中央的任务传达给农村,直至后来农村基层组织真正建立之后,工作队才完全退出农村。而以党支部、农会、妇联等为主要结构的农村地区基层组织的建立也说明新的农村社会秩序已经形成。我党在实现人人享有土地的改革同时,也实现了国家政权基层化管理。在农村地区建立党支部组织也就为后期直至今天的党中央政策传达、在农村举行大规模运动得以顺利进行下去。而国家权力通过政治强制的形式进入到农村基层,使得农村治理结构得以不断强化并完善,并且在人民公社阶段有了空前发展。
国家对农村地区实行全面掌控
在建立起人民公社之后,也就规定了农村地区重大事件都由公社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而人民公社也就成为那一时期农村地区的基层管理单位。在公社内部选举出社长、副社长等各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公社管理委员会直接向县级机关及派出机关汇报工作并受其领导。而公社的权利都集中到党委书记手中,掌控着农村地区的一切事务,形成了独特的“以党代政”的发展模式。这种权利的高度集中也就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党中央能够向农村有效传递的信息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最终出现浮夸作风,并且这一发展模式也为信息截留、删改提供了可能性,极易造成信息封闭,农民思想也难以有所进步。由于在国家与农村地区之间建立起高度的统一管理政治结构,农民也就及其依赖国家,对生产资料也不会享有占有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