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 碳同位素组成与分布
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占98.89%
13C 占1.11%
放射性14C由大气上层14N核反应(n, p)
生成。;图6-20 自然体系碳同位素组
(据Jochen Hoefs, 1973);二 碳同位素的分馏
1.光合作用的动力学分馏效应
光合作用:
12CO2键较13CO2 键易被破坏,光合作用使植
物富集12C 陆生植物δ13C值为-24~-34‰
海生植物(浮游植物除外)δ13C比陆生植物大
10‰±
;煤平均δ13C值约为-25‰
海相石油δ13C值为-22~-29.4‰
陆相石油δ13C值为-29.7~-32.8‰
甲烷更富集12C
天然气δ13C值更负 变化范围更大
;2. CO2与HCO-3和CO3-2 的
碳同位素分馏
海水CO3-2和HCO3-比大气CO2富集13C
; 海相碳酸盐岩石δ13C为 -6.39~5.2‰
平均为 -1.16‰
陆地土壤中有机物产生的CO2富含12C贫13C.
淡水碳酸盐富集δ13C和δ18O,
δ13C为 -18.5~8.5‰
深成或平均地壳来源的碳δ13C≈-7‰
生物成因的有机化合物δ13C≈-25‰
不同成因碳的δ13C差异明显
;CO2---CH4;基本结论:
1. 无机盐(碳酸盐沉积)富集δ13C,但分馏程度不大。
2. 有机碳(植物体和生物还原产生的CH4)高度富集12C,δ13C为大的负值。与之平衡的 CO2气相将高度富集δ13C。
3. 温度大于600℃,碳分馏系数快速衰减
理论上地幔碳应有小的变化范围。
;(三) 地幔碳同位素组成:
(1)金刚石的碳同位素组成
根据相平衡资料,金刚石形成深度大于100公里,温度为1000-1200℃左右,
金刚石的δ13C值变化于-2.0~-10.0‰,根据石墨-金刚石-CO2体系,它比CO2减少了13C ,比石墨富集了13C ,这个现象说明在1000-1200℃高温条件下,碳同位素仍可存在分馏。;(2)地幔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
东西伯利亚雅库梯矿床中彩色金刚石的δ13C值为-5.0-32.3‰。平均δ13C值为-11.8‰ ,比无色金刚石的平均δ13C(-7.2)小,它与生物成因的碳同位素组成重叠。
金刚石δ13C值的较大可变性与米切尔和克罗克特(1971)的假说相一致,他们认为自然界金刚石可能在比它的稳定域更浅的深度与更低的温度下亚稳地形成(为什么)。
;(四)火成岩中碳的同位素组成
火成岩中碳的存在形式包括:
①碳酸盐矿物和C○2流体包裹体;
②石墨或金刚石;
③碳的化和物。
其中:还原碳明显富集12C,它们的δ13C值在-20 ~ -28 ‰之间,与生物成因碳相重叠。氧化态碳的δ13C值2.9 ~ 18.2 ‰ ,明显超出了火成碳酸岩δ13C值的范围。这表明大部分氧化态的碳是次生成因的,是由循环的热液或地下水引进的。;
(4) 结晶岩石中碳来源的复杂性。
①富铝结晶片岩中石墨的δ13C接近于生物碳,是有机碳变质而成。
②与伟晶岩伴生的石墨脉,其δ13C值与碳酸盐矿物中比值相近,说明可能为无机碳酸盐还原而成。
③热液矿脉中大多数早期形成的碳酸盐矿物δ13C值范围为-6~-9‰,晚期沉淀的碳酸盐常富集13C,甚至可能具有正的δ13C值,反映分馏受温度、fO2和pH影响;在应用碳同位素探讨成矿物质来源时,必须考虑到温度、fO2和pH值对流体中碳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影响,以恢复成矿热液总的碳同位素组成,只有搞清分馏过程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稳定同位素小结:
理论依据:同位素的分馏原理
1、同位素交换反应(化学作用分馏)
(1)轻同位素与重同位素化学键的强度差异导致轻-重同位素发生分馏。
(2)生物作用(触媒作用,还原作用??生物化学反应 )
(3)蒸发-凝聚和扩散等(物理作用分馏)
2、影响同位素分馏作用的主要因素:
温度、 fO2 、 pH值和生物作用(C.H.O.S) 。
地质作用分析:(1)同位素分馏效应, (2)体系初始稳定同位素组成;(3)外来物质混入。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