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抗原2015.3.19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抗原2015.3.19资料

第一章 抗 原;章节安排;[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原与免疫原的概念及抗原的基本特性; 2、熟悉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3、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4、掌握抗原的交叉性及其重要意义。 [难点与重点] 重点:抗原表位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难点:抗原表位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一、抗原与抗原性 凡能剌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性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和效应性淋巴细胞结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抗原或叫免疫原,即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叫抗原。 ;Ag;Ag;;要 点:;二、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1)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 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2)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3)载体(carrier)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半抗原 + 蛋白质 → 完全抗原;半抗原 ;;简单半抗原:既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在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也不能出现可见反应,但却能阻止该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复合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可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三、免疫原;第二节 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第三节 抗原表位;;二、表位的大小;一个多肽决定簇含5~6个氨基酸残基; 一个多糖决定簇含5~7个单糖; 一个核酸半抗原决定簇含6~8个核苷酸。;抗原价:每个抗原分子上抗原表位的数目称为该抗原的抗原价。  ;1.构象表位:抗原分子中由分子基团间特定的空间构象形成的表位称为构象表位,又称为不连续表位。;2. 顺序表位:抗原分子中直接由分子基团的一 级结构序列(如氨基酸序列)决定的表位称为顺序表位,又称为连续表位。;五、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构象决定簇与线性决定簇;2、T细胞表位(T cell epitope);;;特点;;第四节 抗原的交叉性;第四节 抗原的交叉性;1.共同表位:共同表位(common epitope)指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2.交叉反应: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均具有的反应(交叉结合)。;这些共有的抗原组成或表位就称为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或交叉反应抗原(cross reacting antigen) ;如果两种微生物有共同抗原,它们除与各自相对应的 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可与另一种抗体发生交叉 反应(cross reaction)。交叉反应不仅在两种抗原表 位构型完全相同时发生,也可在两种抗原表位构型相 似的情况下发生。即一个表位的相应抗体,也可与构 型相似的另一表位发生交叉反应,但由于两者之间并 不完全吻合,故其结合力相对较弱。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 ;大肠埃希菌的三种抗原 O抗原,为细胞壁脂多糖最外层的特异性多糖,菌体抗原。目前已经确定有173种。 K抗原,多存在于荚膜或类似结构中,为多糖,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K抗原分为A,B,L三型。目前已经确定有80种。 H抗原,位于鞭毛上,加热和用酒精处理,可使H抗原变性或丧失。H抗原主要刺激机体产生IgG类抗体,与其他肠道菌基本无交叉反应。目前已经确定有56种。;第五节 抗原的分类;;第五节 抗原的分类;第五节 抗原的分类; (1) ABO(H)血型系统:人类ABO(H)血型系统可分为A、B、AB和O四种类型。 血型 抗原(RBC) 抗体(血清) ——————————————————— A型 A抗原 抗B抗体 B型 B抗原 抗A抗体 AB型 AB抗原 无抗A、抗B抗体 O型 无A、B抗原 抗A、抗B抗体 ———————————————————;;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为O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或母亲为B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AB型,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该病。 ; (2)Rh血型系统 ; (2)Rh血型系统 ;Rh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中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RH阴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