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环境;绪论;2.生态学发展简史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世纪-16世纪)
(2)生态学的诞生和发展时期(16-19世纪)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20世纪60年代)
(4)现在生态学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3 研究对象;4.环境与生态因子;5. 生态因子的类型;二.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种
群
数
量;三、城市环境特点;四 园林植物环境课程;研究方法;第二章园林植物与光;;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太阳直接辐射: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纬度
2)天空散射辐射: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纬度;四、地面有效辐射
1) 地面辐射
2)大气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五、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
日变化
年变化:纬度、海拔、坡度和坡向;第二节 光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二、光强的生态作用
1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恰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强。 光饱和点:光合作用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加大,净光合速率逐渐减慢,直到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时的光强。;2光强影响植物的生长及发育 ;影响发育:光强减弱,同化量减少,花芽的形成减少,导致结实不良或早期死亡。3、光强影响植物的观赏性 向光性;三、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第三节园林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 ;耐荫树种:能忍受庇荫,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例如:云杉,冷杉。
特征:树冠稠密,自然整枝弱,枝下高低,林分密度大,透光度小,林内阴暗。生长较慢,开花结实晚,寿命长。
中性树种: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树种。
鉴别耐荫性的主要依据:林冠下能否完成更新过程和正常生长。
;影响树种耐荫性的因素:;二、园林植物对日照长度的适应;;第四节 光因子在园林中的应用;第三章 园林植物与温度;二、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温度的年较差:即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温度的差值。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随纬度增加其差值逐渐增大,在高纬度地区最大;海洋性气候地区年较差小,而大陆性气候地区则大。
温度的日较差:昼夜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北半球的大陆上最冷月是1月,最热月是7月,海洋上最冷月是2月,最热月是8月。;第二节 温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二、植物的感温性
1、生物学温度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合称温度三基点。
2、界限温度
3、春化作用
温周期现象:植物随着昼夜、季节等有规律的温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应。;;物候:
植物在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水分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发育节律,称之为物候。
物候定律:
应用:(1)对植物进行保护
(2)掌握播种时间
(3)药用植物的栽培和采摘
影响物候期的因素:
经度:影响水热条件,从东南向西北物候推迟;
纬度:影响温度,从南向北物候推迟;
海拔: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物候推迟。;四、积温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数以上才能开始;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生活周期,通常把这一温度的总量,成为积温。
K=(X-X0)Y
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它是个常数;X——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X0——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零度),℃;Y——天数,d。;;第三节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2)间接伤害:
冻拔:在纬度高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植物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植物根部裸露死亡。
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的温度相差较大,对这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当树液活动后,会有大量伤流出现,久之很容易感染病菌,严重影响树势。
生理干旱:由于土壤水分中盐分浓度过高,土壤透气性差或土壤温度过低等因素的影响,使植株无法吸收到所需水分而导致缺水的现象称为生理干旱。;2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形态上的适应--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这种形态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温度,减轻严寒的影响。
生理上的适应--植物:植物常通过以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行为上的适应-- 休眠。;(二)、高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生态适应;2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形态:一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