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2013-11-2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9 细胞质遗传;遗传物质;遗传;Chapter9 细胞质遗传;本章要求;9.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摩梭族;纳西族核基因比率;①.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 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9.1.3 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原因;9.2 叶绿体的遗传;9.2.1 叶绿体(chloroplast)遗传 --紫茉莉的叶绿体遗传;花粉精细胞不含质体;花斑枝条:  白细胞中只含白色质体(无叶绿体); 绿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绿白组织交界区域:细胞内即有叶绿体、又有白色体。  ;细胞学证据: 白色——白色质体 绿色——叶绿体 花斑——白色质体和叶绿体; 结论:后代只表现母本枝条性状,与花粉来源无关。;花斑现象:天竺葵、月见草、卫矛、烟草等20多种植物中发现。;2、玉米条纹叶的遗传;母本叶正常, 表现孟德尔遗传;正交试验;但一经母本传递,即与ij无关,表现细胞质遗传。 以条斑植株为母本,细胞质重组分离的发生,使条斑植株产生绿色、条斑和白化三种植株。;(1)为裸露、双链环状DNA分子; (2) 通常含有10~30个DNA分子,不含5- 甲基胞嘧啶; (3)cpDNA启动子和原核生物的相似,基因产生单顺反子或多顺反子的mRNA; (4)整个细胞周期均可复制,复制速率高; (5)分配不均等。;编码叶绿体 rRNA、tRNA的基因 编码核糖体(70S)的基因 光合膜蛋白、RuBP羧化酶大亚基蛋白 抗药性(除草剂)、温度敏感性、营养缺陷等基因 ;(3)叶绿体的半自主性;9.3 线粒体遗传;;The life cycle of bakers yeast;大菌落(normal colonies) 1%-2% 小菌落( petites colonies) 全部小菌落(all petites colonies);分离型小菌落 (segregation petites): 核基因突变 中性小菌落 (netural petites): mtDNA丢失 抑制型小菌落 (suppreessive petites): mtDNA突变;线粒体DNA分析: 中性小菌落的细胞中缺乏mtDNA; 抑制型小菌落细胞中mtDNA突变 缺乏线粒体的细胞只能通过糖酵解进行能量代谢,导致生长缓慢,形成小菌落。 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影响线粒体功能,形成小菌落。;1952年,Mary Mitchell在链孢霉分离出生长缓慢突变型。;红色面包霉线粒体的遗传表现;实验证明,当缓慢生长特性被原子囊果(♀)携带时就能传递给所有子代, 若缓慢生长特性由分生孢子(♂)携带,就不能传递给子代。;特点 (1)母系遗传 由于线粒体DNA(mtDNA)呈母系传递,分子遗传学通过比较研究人类的mtDNA的序列,提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一位母亲(80年代,Wilson AC)。 (2)线粒体基因组具异质性和阈值效应——引起不同患者症状不同。 ;Inheritance of 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red fiber disease (粗糙红纤维肌阵挛性癫痫病MERRF) in human;; ;人类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病系谱;2、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线粒体 rRNA、tRNA的基因 核糖体(60、74、75S)的基因 细胞色素氧化酶个亚基 ATPase亚基 细胞色素b 阻遏蛋白 ;能自主合成核酸、蛋白质: 有核糖体(75S)、rRNA、tRNA 和 mRNA 密码子有特殊性:UGA: 核: 终止子 ? 线粒体: Trp;转录;9.4 草履虫放毒型遗传--共生体遗传;(1)草履虫的细胞结构 草履虫细胞内有大核和小核,大核管营养,小核管遗传。;草履虫自体受精;Kk K、k K或k K或k ;草履虫接合生殖;KK kk K k K k K k;  ; ;(3)卡巴粒的遗传方式,见教材.;刚开始时是放毒型; 5~8代后变为敏感型;  κ颗粒是草履虫的内共生细菌——螺节姻缘杆菌,放毒性是由侵染到其体内的噬菌体编码的一种蛋白质造成。    ; 有 K 基因:无Kappa粒,Kappa粒不能无中生有 没有K基因:有Kappa粒,不能持久。 因此: ---- K基因: 并不产生卡巴粒,也不携带合成草履虫素的遗传信息,它的作用是使卡巴粒在细胞质内持续存在,是Kappa粒存在的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