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八上总复习
物理晚读;第四章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
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日食:太阳 月球 地球; 月食:月球 太阳 地球;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光的反射;(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
(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
(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 (5)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光污染也是镜面反射);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
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要点: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在桌上撒些碎纸屑,敲打桌子时纸屑会跳动。说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毛细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量程、分度值等;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②、要稍待一会,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原因是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小的缩口; ;四、物态变化:
1、物质任何时刻主要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之一而存在。某物质某时刻究竟主要以哪种状态存在,由物质该时刻的温度决定。
2、当物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状态,这种现象叫物态变化。 ;2、熔化:
(1)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即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也就是说非晶体没有熔点;
(2)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AB段物质为固态,吸热,温度升高;
(2)B 点为固态,物质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 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放热、温度降低;
(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
(8)EF 段为固、液共存状态,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 段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 ;六、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 比较;4、液化的方法: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