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2016)资料
;;若以单个种群为对象,我们研究内容是什么?;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2.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其规律为:从热带到两极,物种丰富度减小;
随海拔高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
随水深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
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草原。;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生物数量;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一方受益一方受害;;;豆科植物和根瘤菌;;(1)寄生与共生的区别;(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
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生造成危害。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那就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了。;;(2012海南卷)18.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1.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
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2.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群落结构形成原因及意义;(14海南卷)19.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群落的演替类型;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的景象吗?;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建立人工群落;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015新课标卷Ⅰ,4,6分)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14江苏卷)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课标Ⅰ卷)30.(11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心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版).docx VIP
- 长沙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资料 (指导手册).doc VIP
- 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解读课件.ppt VIP
-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 ISO 927-2009香辛料和调味品—杂质和外来物含量的测定.doc
- 压缩空气管径及压力损失计算表(管径、压损计算).xls VIP
- 2024年质量员-土建方向-岗位技能(质量员)证考试题库.pdf VIP
- 《无人机航拍技术》课件—06无人机拍摄实例分析.pptx VIP
- YB∕T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底层取向电工钢带(片)》.pdf
- 《无人机航拍技术》课件—05无人机飞行的法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