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地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震地质和地震波基础
第三节 地震震级和烈度
第四节 地震效应
第五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第六节 地震小区划
第七节 震区抗震原则及措施;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约500万次,但人们感觉到的仅5万次,占总数的1%。具破坏性的6级或6级以上的地震约100次,7级或以上具有强烈破坏性的地震约20次。;1.地震:地壳表层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震动作用或现象.是地壳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2.震源:地壳内部震动的发源地。
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可以看作地面上的振动的中心,震中附近地面振动最大。
4.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同样
大小的地震,当震源较浅时,波及的范围
较小,破坏性较大;当震源较深时,波及
的范围较大,但破坏性较小。深度超过100
km地震,一般在地面不会引起灾害。
5.震域:地面上地震所涉及的范围。
6.震中距:震中距观察点的距离。
7.极震区(震中区):破坏性地震的地面
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是震害最严重的
地区。
;二.分类
1.按成因分类
1)构造地震:由地球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破坏性最强,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为主要研究对象。
2) 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震源较浅,数量较少,约占7﹪,主要分布于火山活动带.
3)陷落地震:在重力作用下,由山崩或地下.地面塌陷引起.占3﹪。
4)人工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是由人类活动诱发形成的地震。
此外,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等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2.按震源深度分类
可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大于300公里)。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3.按震中距分类:分为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近震(小于1000公里)和远震(大于1000公里)。引起灾害的一般都是近震。
4.按震级分类:弱震(震级小于3);有感地震(3-4.5);中强地震(4.5-6)和强震(大于6).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称为破坏性地震。
三.地震灾害
; 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仅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 12O余万 人遇难于地震灾害;五十年代以来,全球破坏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逾2000亿美元。地震灾害是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的地震灾害又居世界之首。在我国历史记载中,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8级死亡人口达83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死亡人数也超过20万。令人痛心的 1976年唐山地震7.9级,死亡 24.2万 多人,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 100亿 元,为世界地震史所罕见。还有66年的邢台地震,70年通海地震,75年海城地震。 (我国这些地震震源深都在13km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69 207人遇难,18 194人失踪,并造成连接青藏高原东部山脉和四川盆地之间大约长275 km断层,同时还触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
;(南投集集镇);地震引起大坝破坏(台中石岗);地震引起埠丰桥断裂,河床抬高8m,形成叠水 (石岗);一.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
全球震中总体呈带状分布,可划分出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大洋海岭及大陆裂谷四大地震活动带.板块交接部位和大洋板块中脊近期构造运动最活跃。
经分析,介质条件,结构条件和构造应力场条件是强震发生的必备条件.
介质条件:硬脆性的介质材料能积累很大的弹性应变能,当超过岩体的极限强度时,会导致突然脆性破裂,大量释放应变能而产生地震;软塑性的介质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多以塑性形变来调节,应变能逐渐释放,故不可能产生强震.
;结构条件:大量震例表明,活断层上地应力高度集中部位才能发生强震,这些部位是:活断层的端点,拐点,交汇点,分支点和错列点,这些锁固段即为控制地震源.
构造应力场条件:强震一般都发生在新构造活动强烈的地段,故对新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判断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ppt
- 2015年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ppt
- 2014中考物理分类汇编3-物态变化.doc
- 2015年初总工会汇报材料.doc
- 3-隧道预加固原理和应用.ppt
- 2016-专升本-大学数学.doc
- A+数学的对象、方法与价值.ppt
- 3-肝硬化-kz.ppt
- Module 5 A lesson in a labM5P1 Warmin up.ppt
- GPS第一讲.ppt
- 2024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泰山科技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西安工商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