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现代诗两首》第二课时 - 副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现代诗两首》第二课时 - 副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 班 组 号学生姓名: 序号12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李树锐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按诗人自己的说法,这首诗“蛮写实的”。课题《现代诗两首》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学 习 目 标1、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关于纪弦: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年近九十,健康良好,写作不辍,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 二、细读品味,探究问题: 1、分别概括《长城谣》三小节的内容;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 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思恋之情。 2、《长城谣》中写“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诗人为什么说“梦”是“不眠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一:诗人希望有梦,在梦里回故乡,但是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以成眠。 提示二:现实使游子的美梦成为泡影,浓浓的思乡之情,使诗人“不眠”,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其他 项目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教师教法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一、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 ) A.蹲踞 B.盘踞 C.停留 2、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 的槐花香的季节?……( ) A.浓浓 B.淡淡 C.幽幽 二、根据下面的信息,说说我们在欣赏“乡愁诗”时应注意什么。 《长城谣》: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长城、黄河自然成了她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一片槐树叶》:诗人曾在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留下了足迹,所以诗中有“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的句子。 《乡愁》:诗人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 班 组 号学生姓名: 3、找出《一片槐树叶》的线索,梳理思路;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伤感现在,回忆过去,企盼将来。 4、“一片槐树叶”诗人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这样写不矛盾。前句是借物抒情,诗人对“槐树叶”的赞美实际上是对故乡的赞美,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美好的回忆和留恋;而后句则说明这种心情是转瞬即逝,诗人由于远离故土,往往又伴有极度的伤感。这两句诗一起说明了诗人当时触景生情而又极为复杂的感情。甜甜地睡吧我的宝贝 明晨醒来要记得读哦 八月中秋的饼香仍在飘 你已买好正月初一的票 那就放两盏我糊的文灯 仅当故乡的眼睛吧 1、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思乡之情? 露珠、秋虫、藤、星星和文灯。  2、“露珠吵醒我的熟睡/你的温热还没有长出芽”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露珠的晶亮和“我”深夜无眠思乡的情景。 3、请任选角度对这首诗的末节进行赏析。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