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 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1.探讨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的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2.分析本诗情、景、理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
【诗海拾贝】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 刘方平小诗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存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二、背景简介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中,杨广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张子容两首的写作年月在张若虚此诗之前。杨广等五首诗的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
三、相关知识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基础荟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芳甸( ) ②宛转( ) ③沙汀( )
④纤尘( ) ⑤皎洁( ) ⑥潇湘( )
2.辨形组词。
①eq \b\lc\{\rc\ (\a\vs4\al\co1(宛? ?,婉? ?)) ②eq \b\lc\{\rc\ (\a\vs4\al\co1(皎? ?,洨? ?)) ③eq \b\lc\{\rc\ (\a\vs4\al\co1(畔? ?,衅? ?)) ④eq \b\lc\{\rc\ (\a\vs4\al\co1(砧? ?,沾?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月照花林皆似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照离人妆镜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愿逐月华流照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文化知识。
《春江花月夜》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末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________________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长篇________________歌行。
【要点突破】
一、整体把握
1.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同学们认为,此诗应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文版-中国茶的分类资料.ppt
- 4第四章感觉知觉分析.ppt
- 英文病例-心肌梗死资料.ppt
- 《与朱元思书》1分析.ppt
- 6.1细胞增殖分析.ppt
-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分析.ppt
- 6.2_黄金分割(苏科版九年级)分析.ppt
- 英文血气精美幻灯片资料.ppt
- 4感染免疫分析.ppt
- 《月光曲》课件分析.ppt
- 【课堂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3.2.1遗传信息的表达(Ⅰ)课件北师大版必修2分析.ppt
- 【六上】4.5相貌各异的我们----刘约翰分析.ppt
- 7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分析.ppt
- 【名师金典】2016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1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分析.ppt
- 7量化投资分析.ppt
-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欣)第六单元检测题]分析.doc
- 5.三月桃花水分析.ppt
- 【南方新课堂】2016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3讲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课件理分析.ppt
-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细致讲解课件:专题9非选择题策略(共129张)分析.ppt
- 【三年高考两年】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第五章机械能第5讲实验五_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