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养生第12-16期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期 中医胎教的渊源、孕妇饮食如何保养 1“虚岁”从什么时候算年龄? 生命的开始,怀孕开始——零岁 出生的时候:古人十月怀胎(太阴历) 现在280天, 计算 HYPERLINK /view/259795.htm \t _blank 预产期: 只需在末次月经第一天加上9个月零1周(280天)即可。 例如:末次月经是1月1日,加9个月为10月1日,再加1周(7天),为10月8日,10月8日就是预产期。 真正 HYPERLINK /view/43361.htm \t _blank 分娩可能发生在预产期的前后2周内。 出生时: 一岁了 2 养胎的重要性 生命的起源在于精,男女媾精,阴阳相合,受精怀孕,新的生命就产生了。如《格致余论·受胎论》所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 先天之本,是一生的根基,胎儿保健,对于后天体质强弱、智力高下、疾病寿天,有着深远的影响。 胎儿孕育于母体??中,胎儿期保健,我国古代称之为“养胎护胎”、“胎养胎教”,历来认为是儿童保健的第一步。胎儿期间,母体与胎儿以脐带相联,气血相通,息息相关,正如《格致余论·慈幼谶》所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所以,胎儿的强弱,禀受于父母,胎儿期保健,必须依靠胎前及妊娠期孕妇的保健来实现。 养胎护胎,即胎儿期保健,主要是通过孕母的保健实现的。关于胎儿期保健的重要性,《奇效良方。小儿初生总说》就说:“小儿所禀形质寿命长短者,全在乎精血,二者和而有妊,在母之胎中,十月而生。……大抵寿夭穷通,聪明愚痴,皆以预定,岂在逃乎?” 3 中医胎教的渊源 养胎一词,最早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赂·妇人妊娠病脉证治》中.该篇先说“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继而又说:“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阳当养,不养此心气实。”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有妊娠十月按经络养胎的忌宜。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更引北齐名医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这些胎教方法是古人宝贵经验的总结。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亦认为妇女在妊娠期间,“明阳平均,气质完备”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 《幼幼集成·胎护》述之而详:“胎婴在腹,与母共呼吸、共安危,而母之饥饱劳逸、喜怒忧惊、食饮寒温、起居慎肆、莫不相为休戚” 充分说明了孕妇起居、饥饱、饮食、喜怒、劳逸等都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养胎,护胎十分重要。 我国汉代《大戴礼记》关于“文王胎教”的记载,表明早在商周时期已有做好胎养胎教能使小儿健康聪慧长寿的实例;《素问·奇病论》对“胎病”的记载,说明当时已认识到不注意孕期护养可形成小儿先天性疾病。所以,胎儿的强弱,禀受于父母,尤其是孕母的体质、营养、精神、起居、疾病、用药、环境等因素,均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4 胎儿保健概说 胎儿保健,首先要从择偶婚配开始。近亲之间,血缘相近,不可通婚,否则会使后代体弱而且患遗传性疾病的机会增多。 男女双方应在适当的年龄结婚生育,男子三八,女子三七,肾气平均,发育完全成熟,所以,男子24~32岁,女子21~28岁,才是婚育的合适年龄。结婚之前,应作婚前检查,查明有无不宜婚育、可能影响后代健康的疾病。男女身体健康,阴阳和谐的情况下婚配受孕,才能为胎儿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孕妇饮食调养 胎儿的生长发育,全赖母体的气血濡养。孕妇脾胃仓廪化源充盛,才能气血充足,涵养胎儿。孕妇的饮食,应当富于营养,清淡可口,易于消化,进食按时、定量。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矿物质(铁、锌、钙等)和维生素(维生素D等),必须保证供给。 五谷为主 《黄帝内经·素问》在“脏气法时论”中提出:“五谷为养,……,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古人指粳米、小豆、小麦、大豆、黄黍五种粮食,后人多泛指各种粮食。为养育人体之主食。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配比很合乎人体需 要。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从 中医角度来看,所谓“五谷杂粮”都是植物的种子,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土里,第二年春天它可以发芽,成长、壮大,最终成长为一棵完备的植物,说明种子里面具 备旺盛的生命力,浓缩了植物的所有精华、。种子是植物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所结果实之精华,具足完备的四季之气,升降浮沉四气均平,气平以养生,因此 我们祖先有智慧,将之定为主食,有其深刻内涵!如果单纯从营养学、化学角度来看,无法理解种子的“生命力”,打个比方,将一片化学成分与一颗小麦种子完全 一样的营养片埋在土里,浇水施肥,相信一万年也不会发芽,为什么?是因为药片没有“生机”,也就是没有生命力。因此祖先在观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