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临床管理资料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 临床管理;定 义;根据体重的ELBW 婴儿分类;重 要 意 义;管理ELBWI的新理念;产前保健 产时保护;出生时(产房内)的管理;5,用柔软导管吸尽口、咽、鼻分泌物。
6,复苏器上应有压力指针,压力轻易不要超过20
cmH2 O.
7,娩出后立即擦干皮肤,复盖温暖手巾,置于抢救
台上,保持皮肤温度在35.5℃以上。
新法:不擦,立即包裹,放入预热暖箱,绝对防止体温 过高.
8,禁用高渗药物如5%碳酸氢钠或高渗葡萄糖液。
;9,ELBWI出生时Apgar评分偏低,不一定表示宫内
缺氧,两者相关性较差。
10,若出生时无呼吸或有呼吸困难,需气管插管加压
人工通气者,在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后,气管内滴
入PS(生后15’内)。
11,选派熟练的儿科医生和护士参加抢救,注意操作
应轻柔,迅速,正确,不能延误时机。
12, 生后第1天护理最重要,生后1周内均应有专人日
夜护理;13,复苏结束,病情稳定后,放入转运暖箱,送NICU,继续监护治疗。
14,离开产房时,如仍有轻度呼吸困难,可采用面罩吸氧或鼻塞CPAP,或用面罩做短暂正压通气,轻易不用气管插管。;体 温 管 理;4,如从产房出来,体温已降至35 ℃以下,应尽快使体温升至36 ℃左右,此时箱温可调至37~38 .
5,暖箱内的相对湿度对ELBWI十分重要,生后1周内应为80~90%,1周后维持在70%左右,以减少经皮肤的水分丢失,维持生理性体重下降15%。
1周内每日体重下降2.5%.
6,至少每4小时记录箱温,体温和湿度一次,并设定箱温和体温过高/过低报警。
7,开启暖箱次数越少越好,时间越短越好。
;8,开放式暖箱(抢救台)用于危重、病情不稳定、要经常干预的患儿,待情况稳定后即转入普通暖箱,不宜长期使用。
9,婴儿应放在正中位置,在抢救台上经皮水分丢增加50%,需用透明薄膜复盖以减少水分丢失。
10, 无论暖箱内或抢救台上,婴儿身上应复盖温暖、柔软、干燥的毛巾,减少经辐射、对流引起体温下降。;进入NICU的即刻管理;3,事先清洁、消毒暖箱,并预热,随时可以应用。
4,重新消毒用于婴儿的各种一次性被品,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物品,检查室内中心供氧,压缩空气,负压吸引等设备有无故障。
5,室内应有较一般病室更强的亮度,并备有
为婴儿做处置时需要的侧照灯。;6,婴儿入室后,立即放入已预热好温度湿度的暖箱内,暖箱上复盖有色布,以减少光线对婴儿的刺激
。
7,如婴儿情况稳定,呼吸规律,无发绀及呼吸困难,暖箱舱内输入<30%氧即可,同时检测氧饱和度(SPO2 )。
8,如婴儿有呼吸困难,节律不齐和发绀,可用鼻塞CPAP,氧浓度30~40%,压力4cmH2 O,并用SPO2监测。
9,如用鼻塞CPAP无效,报告医生准备气管插管和滴入PS并准备呼吸机备用。;10,生后4小时内尽量保持婴儿安静,维持一切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除非病情危重需要抢救,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处置和采血,做处置时要求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和缺氧。
11,生后3~4小时,如婴儿情况稳定,可经鼻饲胃管喂养,先喂1~2次5%糖水,以后每隔1小时喂1ml人奶。
12,记录第1次排尿和排胎便的时间及量。;早期肠道喂养的管理;3,如婴儿情况稳定,生后3~4小时便可开始喂养。最初2次喂5%糖水,以后喂人乳,间隔1~2小时,每次1ml,每日总量不超过20ml/kg。
4,如耐受良好,每天增加喂养量20ml/kg,或每天每次增加奶量1ml。
5,如出现腹胀,腹围增加>2.0cm,或一次胃潴留超过3ml/kg,或发生呕吐,可暂时禁食8~12小时。如出现血便,NEC,则停止喂养,改为全静脉营养一段时间。;6,增加奶量和促进耐受的策略是:
①采用母乳而非配方乳。
②降低奶量增加速度,每天<20ml/kg。
③改间断喂养为部分或全部持续喂养。
④减少乳汁中脂肪含量。 ;7,ELBWI早期喂养方案如下:;8,早期肠道微量喂养的优点:
①促进喂养耐受程度,保证体重增加。
②促进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动力。
③减少发生胆汁淤积,减少对光疗的需要。
④减少并发NEC的机会。
⑤减少早期周身感染机会。 ; 9,静脉营养原则
①生后1~2周内,在早期微量喂养同时,经静脉营养以补充热量不足,生后3天内便可使用中心静脉插管。
②采用低热卡,以60 kcal/kg·d为宜,氨基酸<3g/kg·d。
③选用小儿专用的氨基酸溶液。
④葡萄糖、脂肪、氨基酸可混合在一起24小时内均匀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