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欣赏_狄更斯导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狄更斯;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的杰代表。 在英国古典作家中,地位仅仅次于莎士比亚。;生平简介;2.伦敦生活的经历;3.基本履历;遗嘱: 丧事要办的朴素简单, 墓碑上只刻上名字, 不要加甚么“先生”“阁下”之类, 也不要为我建造纪念碑写悼念文章, 我的书会让人记得我的。 ——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创作分期介绍;;2.中期创作:1842-1858年 思想上:认识比早期深刻 作品基调: 乐观有悲凉之音 艺术上:结构完整 人物刻画成功 幽默夸张讽刺 代表作: 《大卫·科波菲尔》 《艰难时世》 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 ;; 《艰难时世》;《圣诞欢歌》与社会理想;3.后期创作:1858年—逝世;《双城记》: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小说 ;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之一:梅尼特医生;人物形象之二:代尔那;人物形象之三:露茜; 人物形象之四:得伐石太太;革命群众的代表。 革命之前,她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革命爆发以后,她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革命战士。这是法国大革命中人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作者对她的描写是不平衡的。在1792年之前,肯定其坚强的革命毅力和非凡的组织才能欣赏其智慧胆略和求实精神;由于作者不同意暴力革命,因此使用漫画式手法把1792年后的她描绘成嗜血成性的女魔王,这就歪曲了作为革命代表的革命者形象。; 人物形象之五:卡尔登;卡尔登是狄更斯式自我牺牲的怪诞英雄的形象。 卡尔登的自我牺牲预示在英国却实现在法国,这一结局确实责难了革命的人民和革命的政权。但他的死并不像作者所极力宣扬的那样会永生不朽,因为他是英国社会的畸形儿,不是法国革命的牺牲品。 作者把他乐于牺牲的结局放在法国革命的背景上,其用意有两个:一是责怨革命的人民和革命的政权滥杀无辜;二是用革命者的“残杀”、“暴乱”,反衬卡尔登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宣扬人类之爱。;思 考 题;个人观点:就以得伐石太太的复仇行为来看,她对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奸污自己的姐姐,并杀害她的姐夫的罪行反应激烈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子代尔那却是无辜的,他甚至放弃了贵族身份而且一心向善,并与梅尼特医生的女儿露茜结婚。对比梅尼特和得伐石太太对待仇人侄子的态度:梅尼特因为目睹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残忍无道的行为而被侯爵兄弟投入巴士底监狱,一坐就是18年,身心俱疲,但是得知与自己女儿结婚的男子就是自己仇人的侄子时,为了女儿的幸福他还是把痛苦深埋内心; ; 而得伐石太太却把代尔那送上了断头台,而且还是借助革命的名义(报复性革命:复仇突破理性的界限而发展为极端、疯狂的报复,革命者一变而为嗜杀者)。通过得伐石太太思考了压迫与反抗(残酷迫害—疯狂反抗)的问题:劣势的处于被压迫位置的人一旦登上革命光环笼罩的宝座时是否也会成为迫害他人的疯狂机器?(既批判了残酷迫害,也不赞同盲目复仇)或许重建新秩序而超越一己复仇之私才是新社会出现的曙光。对比得伐石太太与真正的革命志士:得伐石太太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发泄私愤,而真正的革命志士却会为了大局以德报怨。 ;二、爱? 恨?革命?; 个人观点:没有人会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对旧秩序的瓦解有赖于革命,但革命一旦成功,应以建立新秩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主。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和邓小平时代的以改革开放为方向的经济强国富民政策的得失利弊应该给我们以启发。 ; 作者目的:作者一方面肯定得伐石太太的反抗或者是说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正义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仇恨,愤怒与复仇的过激行为只会导致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丧失人的本性。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赞成过激暴力的行为。作者极力提倡那些心怀愤懑 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应该用仁爱和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他们彼此之间的仇恨,甚至是改变他们被扭曲的心灵,在爱的纽带下维系整个社会秩序,试图以博爱成为战胜仇恨的榜样,从侧面也反映出作者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资产阶级寻找一条出路的幻想。 ; 作者的矛盾:当劳动人民还在饥寒交迫之中时,他对他们充满同情,祝愿他们能过上好日子,可一旦他们起来造反成为革命者,他的同情就变为憎恶,祝愿也变成诅咒了。同样,当得伐石太太成为一个举目无亲的孤儿,时时面临死亡的危险时,作者让她健康地活了下来,但当她站稳脚跟,找到时机开始复仇,充满生的希望时,却难免一死。贯穿这一矛盾的中心人物得伐石太太就是狄更斯内在思想冲突的产物。 ;小 结;名 言 选 录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