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练习巩固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为________压。 2 B为________季风,C为________季风。 3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 D.东亚东侧的海洋最深 4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双选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亚洲地形状况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地面反射率不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夏季风的风向和成因。分析风向应明确各地在气压场中的位置,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答案 1 亚洲低 印度低 2 东南 西南 3 B 4 AC 知识提纲 强化记忆 1.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的气压带 高气压带有四,低气压带有三。南北五度之间,高温气流上翻,赤道低气压带,降水多而常见。南北三十度边,气 流下沉积淀,副热高气压带,常年少雨干旱。南北半球极点,常年气候酷寒,气流冷却下沉,极地高压干旱。南北六十度边,冷暖气流相见,暖湿气流上升,副极低压呈现。 2.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的风带 高低气压带间,六大风带呈现。东北东南信风,赤道附近相见,降水一般很少,气候多为干旱。四十、六十纬度,盛行西风常现,低纬流向高纬,阴雨天气多见。极地东风强大,气候干燥酷寒。 3.歌诀法记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冬季大陆降温较快,形成高压中心一块, 切断副极地低压带,低压仅在海洋上面。夏季大陆增温较快,形成低压中心一块,切断副热带高压带,高压仅在海洋上面。 读“某半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气压带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课堂检测 2.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州地区夏季受风带1的影响 B.图中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C.7月,大陆上的热低压能切断该气压带 D.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 解析 根据图中的风向可看出,该气压带是位于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1是东南信风带,风带2是盛行西风带。 答案 1.D 2.D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3~5题。 3.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前提下,由于太阳辐射使地面受热不均,高低纬间存在温差和地球不停地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形成的。 答案 B 4.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解析 c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中纬西风带 西南风 。 D 5.空气上升或流向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 B.b、c、d C.a、d、e D.c、d、e 解析 空气上升的气压带是a、e,流向较高纬度的是d风带,e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交汇易形成极锋。 C 6.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比较图中②④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 ? 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解析 ②位于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位于30°N附近的大陆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 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低温 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答案 2 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 填字母 。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 ②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西南 偏西 D 3 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 ④地受季风影响成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注意要回答出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其影响才完整。 答案 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侧;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 * * * * * * * * * * 学习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影响。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3课时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 自主预习 赤道低 副极地低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同步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苦斋计》(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解释.ppt
- 06439广告宣传印刷品宣传课程.ppt
- (同步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苦斋计》(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解释.ppt
- PEP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_Unit_1_This_Is_My_Day_:Lesson2(NXPowerLite)课题.ppt
- 11315征信系统(沧州企业)3课程.ppt
- 012008年涉外秘书资格(三级)英语试卷课程.ppt
- PEP版英语六下《Unit_1_How_Tall__Are__you_》之六(NXPowerLite)课题.ppt
- 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twoWhatcolourisit课题.ppt
-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_Unit4课题.ppt
- (王先伟)建设工程造价、质量、工期纠纷及司法鉴定法律实务解释.ppt
- [中学联盟]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运动》解释.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湘教版必修1课程.ppt
- Rhetoric1明喻暗喻拟人课题.ppt
- [中学联盟]河北省定州新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共43张)解释.ppt
- 20140510-南宁-高校-微课的设计课程.ppt
- [中学联盟]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结构合理解释.ppt
- RIP路由协议课题.ppt
- 20140510南宁-高校-微课课程.ppt
- RoHS测试仪器操作指引课题.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课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