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颅脑疾病-王燕2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颅脑疾病 病人的护理;脑血管疾病;第一节 脑血管性疾病;一、颅内动脉瘤 ---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 ---80%发生在大脑动脉环(willis动脉环)的前部及其邻近的动脉主干上。 ---在脑血管意外中局第三位。 ; 先天因素:动脉先天性发育障碍 病 因 后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创伤性动脉瘤;;临床表现:;前交通动脉瘤及破裂出血的示意图;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的SAH病人CT 、DAS、3D-MRA图像;辅助检查: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动脉瘤的“金标准” ---头部MRI扫描及CT检查有助诊断 ---血管数字减影技术(DSA)使脑血管造影更加清楚 ;颈内动脉DSA造影示颈内动脉虹吸段巨大动脉瘤 ;3D-DSA 图示;;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示意图;;二、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 ---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 ---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动静脉畸形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样血管组成,动脉直接和静脉相通,无毛细血管网,周围脑组织因缺血而萎缩。 ;出血 ;AVM图示;辅助检查:;治 疗:;护理措施: 规律生活,避免用力、激动、暴饮暴食和酗酒。 对高血压和癫痫发作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以及抗癫痫药。;三、脑卒中 定义:;病因: ;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完全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偏瘫 重症者昏迷、完全性瘫痪 生命体征紊乱;;健康教育:;第二节 脑 脓 肿;临床表现: 疾病早期: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呕吐及颈项强直。 脓肿形成后:颅内压增高或局部脑受压症状。 病人可突发高热、昏迷、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甚至死亡。 ;处理原则 急性期:高效广谱抗菌素控制感染 脓肿局限、包膜形成:穿刺或切除 ;护理原则: 1、控制感染,降低体温 (1)遵医嘱用药 (2)脓腔引流的护理:体位和引流瓶的位置 冲洗 拔管 2、降低颅内压 ;第三节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颅内肿瘤好发部位: 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大脑半球的皮层下 室管膜瘤——脑室壁 髓母细胞瘤——小脑引部 脑膜瘤——与蛛网膜颗粒分布一致,多见于矢状窦旁和大脑凸面 神经鞘瘤——桥脑小脑角 垂体腺瘤——鞍区;脑 膜 瘤;(一)神经胶质瘤;女性53岁 胼胝体膝部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二)脑膜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20%,良性居多,生长缓慢,彻底切除,可预防复发。;;(三)垂体腺瘤 ; 垂体腺瘤是最多见的鞍区 肿瘤,来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 肿瘤直径<1cm为微腺瘤 >1cm为大腺瘤 >3cm为巨腺瘤 症状包括: 内分泌功能紊乱 视力视野改变 颅内压增高 ;;(四)听神经瘤 ---位于桥脑小脑角内,为第八脑神经前庭支生长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 ---可出现患侧神经性耳聋、耳鸣、前庭功能障碍、三叉神经及面神经受累和小脑症状。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直径小于3cm者可采用伽马刀治疗。;听神经鞘瘤图;;(五)颅咽管瘤 ---先天性良性肿瘤,大多为囊性,多位于鞍上区,约占颅内肿瘤的5%,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视力缺损、尿崩、肥胖和发育迟缓等。 ---以手术切除为主。;;(六)转移性肿瘤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 局灶症状和体征 治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