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监测指南-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解读;参考资料: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临床麻醉监测快捷指南(2012) 临床监测:麻醉安全的基石(2012); 病人的安全是麻醉永恒的主题,也是所以麻醉从业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前言;对象 年龄等;不管科技如何进步,麻醉对病人的危险始终存在,麻醉风险的特点: ①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往往是大事 ②一旦出事,病人往往难于接受 ③麻醉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容易疏忽和麻痹;; 没有任何策略可以保证麻醉科医师完全防止麻醉或手术的不良后果 可以通过加强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的发生 ;临床麻醉监测是基本功,是强项;例一:;例二:; ASA于1986年首先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 此后全球各国麻醉学会都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标准或监测指南, 并多次进行修改 ;为提高中国临床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降低麻醉死亡率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条件,医疗设备现状和麻醉科医师队伍结构制定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鉴于中国各级医院麻醉科监测设备配备参差不齐,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提出的监测指南将成为医院科室建设和评定的参考标准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等所有麻醉科医师参与的临床麻醉活动 ;二、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附注: (1)监测基本要求和基本监测是完成每个麻醉必须做到的; (2)本标准暂不适用分娩镇痛和疼痛治疗; (3)在转运,搬动过程中或急救现场或监测仪器出现故障时持续监测可允许有短时间的中断.麻醉患者从手术(监测)床搬到转运床时,麻醉科医师的首要职责是保护患者的头颈部和维护气道通畅; (4)某些临床麻醉过程中,麻醉科医师可以进行补充监测或采用其他可靠的监测手段来替代基本监测,例如体外循环期间采用血气分析替代常规通气,氧合监测; (5)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科医师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三、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监测;(一)麻醉科医师;例三 臂丛神经麻醉致呼吸心跳骤停 一例 医学界麻醉频道2015-11;例四;3. 特殊情况(例如另外的患者需要紧急抢救或更换氧气气源等)麻醉科医师可以暂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监护患者; 必要时麻醉科医师可以要求手术医师暂停手术操作 4. 在一些存在明显对麻醉科医师有害因素的条件下(如放射线) ,麻醉科医师可以间断地在安全的可视距离内监测患者 ;5. 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前必须确保麻醉设施和基本监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报警功能) 必须了解影响监测设备正常工作的常见原因,合理解释监测参数,综合分析监测结果,并确保一旦需要,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监测设备 麻醉科医师对监测数据产生怀疑而又无法解释时, 应更换另一台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手术室内必须配有呼吸囊以备不时之需. 及时维护和更新麻醉设施和监测设备是管理机构的责任.;(二)基本监测; 氧合 氧合监测的目的是保证患者组织器官氧供正常;2. 脉搏血氧饱和度 必须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使用 SpO2 监测仪时,应开启脉搏音和低限报警功能 血氧含量与血色素和血氧饱和度密切相关, SpO2通常能及时,可靠地反映机体的氧合状 态,成人SpO2正常值≥95%,SpO2 90%~94% 为失饱和状态,90%为低氧血症 ;;吸入氧浓度过低,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肺内分流量增加,循环功能障,设备故障碍等均可导致低氧血症 麻醉期间,麻醉科医师必须认真观察患者皮肤,指甲或粘膜颜色以及手术野血液颜色来判断患者氧合状态 ; 通气;2. 机械通气时,必须连续监测气道压,潮气量,呼吸频率,并使报警(包括气道高压,低压报警)功能正常.建议采用声光联合报警. 正压通气时,气道压不宜低于10cmH2O(防止通气不足或通气管路漏气);不能高于35cm H2O(防止压力性肺损伤). ;循环;3.所有麻醉患者必须进行无创血压监测,测量间隔时间不超过5min.低血压(通常收缩压<80mmHg)应麻醉过深、有效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受损等,高血压(通常收缩压﹥ 180mmHg)反映麻醉过浅,容量超负荷或高血压病等. ;(三) 扩展监测; 体温;2. 新生儿体温变化快,婴幼儿体温调节不健全,对长时间小儿手术和高龄患者手术必须进行体温监测,并采取保温措施 3. 对有恶性高热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必须进行体温监测 ;4. 全麻术中温度测定:最常监测食道和鼻咽温度,其与大脑温度接近; 监测膀胱和直肠温度可用于反映低灌注器官的温度, 利于椎管内麻醉及镇静患者使用,但要注意导尿,膀胱冲洗及直肠内粪便的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