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地震的基本概念
1. 地震学与工程抗震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区别:
*从研究对象上看:
地震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地震的活动性;通过地震宏观调查,根据地震时结构物的破坏程度及其他宏观现象,研究地震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总结地震活动性的历史经验;并结合地质构造环境、地震仪器记录得到的地震震源特性和大、小,从而对未来的强地震作出预报。
工程抗震学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未来强震,从工程上着眼,力求
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结构物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以保
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学科上看:
地震学研究内容:
(1).中、长期地震预报中的潜在震源区划分;
(2).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规律;
(3).地震动工程参数选择及参数估计等。
工程抗震学研究内容:
(1).地基土的动力性能及地基抗震;
(2).结构振动特性及地震反应;
(3).结构的破坏机制与弹塑性分析以及结构可靠性理论;
(4).工程抗震设计理论等。
*联系:
地震学与工程抗震学统归于地震工程学范畴。其主要内容涉及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区划和工程结构抗震两大部分。在地震动这一环节上,两门学科是互相搭接的。地震学必须研究地震动,因为只有通过地震动的测量才能了解地震震源与地球介质的特性。工程抗震学也必须研究地震动,因为地震工程是以防止强震时工程破坏为目的,而工程破坏主要是由地震动引起的,所以必须了解地震动的规律,才能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设计。
2. 分别用地质构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的成因。
地质构造学说:
地壳是由各种岩层构成的,在地球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能量,地壳中的岩层在这些能量所产生的巨大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岩层中产生应力并日积月累。当岩层内应力积累超过某处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遭到破坏,产生断裂和错动(图1-3),将所积累的应变能转化为波动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这种振动传到地面时就会引起地面的振动,从而形成了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运动学说则认为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层可以分为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板块,
在地幔软流层之上异常缓慢而又持续不停地漂???,占所有地震99% 的板块边缘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有一些地震并不发生在板块边缘附近,这些地震称为板内地震。
3. 简述全球与我国的地震活动区及地震特点。
* 地球上有四组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沿北冰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主要山脉的狭窄浅震活动带;地震相当活动的断裂谷,如东非洲和夏威夷群岛等。前两者是主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
* 我国大致可划分成6个地震活动区:① 台湾及其附近海域;② 喜马拉雅山脉活
动区;③ 南北地震带;④ 天山地震活动区;⑤ 华北地震活动区;⑥ 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
我国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
1我国地震活动分布范围广。(2)地震的震源浅、强度大。(3)位于地震区的大、中城市多,建筑物抗震能力低。(4)强震的重演周期长。
4. (P11)画出地震波传播与运动形式示意图。解释体波与面波都包括哪些波形?各有何特点?
* 地震波传播与运动形式示意图见P11
*(1)体波包括纵波(φ 波)和横波(S波)
PPT上内容:? 纵波——压缩波——P波
? 横波——剪切波——S波
书上总结内容: (a)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周期短,振幅小。它在固体、液体里都能传播;在空气里纵波就是声波。
(b) 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
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它只能在固体里传播。
(2)面波只限于沿着地球表面传播,一般可以说是体波经过地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它包括瑞雷波(R波)和洛夫波(L波)两种。
(a) 瑞雷波: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自由面(即地表面)法向组成的平面内
作椭圆运动,而与该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没有振动,即在地面上呈滚动形式。竖向振幅大于水平振幅。振幅沿竖向的衰减很快,在一个波长后即衰减到1/5左右。瑞雷波在震中附近并不存在,传播一段距离后才能出现。
(b)洛夫波首先在地震观测中发现的,后由洛夫在理论上证明了它的存在。它的存在条件是在半无限空间上存在一松软水平覆盖层。洛夫波只是在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即地面水平运动,或者说在地面上呈蛇形运动形式。
5. 画图解释地震波的反射与折射规律,并解释说明。
* 反射与折射规律图见P18图1-13
* 当P波以 α 角向一自由面入射时,可以产生两个反射波,一个是P波,在入射波的对称方向反射;另一个是SV波,反射角为 β,且 β α。当P波垂直入射时:①不会产生横波;②只有当界面两侧介质的阻抗ρv相同时,才无反射,此时能量将全部折射;③ 折射层阻抗越大,则折射系数越小,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__短路电流的计算精编.doc
- 第三章复习题精编.doc
- 第三章:相控整流精编.ppt
- 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精编.doc
- 第三章_单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new精编.ppt
- 3两自由度系统振动2探析.pptx
- 3迈克尔逊干涉仪探析.ppt
- 3有机合成探析.ppt
- 第三章_光的衍射精编.ppt
- 第一章半导体二级管及应用电路精编.doc
- 2025年长沙银行浏阳支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5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 国冶二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宗教杂志社招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长沙银行益阳支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第二批招聘14人(河南)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青年英才招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精美课件(23张PPT).pptx
-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优质课(26张PPT)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牛津自然拼读oxfordphonicsLevel2Unit4Lesson2课件.pptx VIP
- 《梅花易数》预测实战方法.pdf VIP
- 医院地震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EPLAN笔记-EPLAN笔记-EPLAN笔记-EPLAN笔记.pdf VIP
- 污水处理厂应急预案.doc VIP
- 防火封堵工程施工与验收记录表(附件8)模板.pdf VIP
- 公路工程高程横坡计算程序(2011表格版).xls VIP
- BS EN 1822-1-2019 高效空气过滤器(EPA,HEPA和ULPA).第1部分:分类性能试验标记.pdf VIP
- 皇极经世预言未来的原理.pdf VIP
- 牛津自然拼读课件OPW PPT L2 U4 Lesson1.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