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6
《地球科学概论》
2005年专业课讲课提纲
绪论
1地球科学的学科领域
自然科学分为数、理、化、天、地、生,其中“地”即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基础学科。本课程所指的“地球科学”包括以下学科领域:地质学,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大气科学中的一部分,海洋科学中的一部分,环境科学中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部分。
2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
资源——提供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资源
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环境
灾害——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起源——探索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
演化——建立地球的演化历史、预测演化趋势
3地球科学的特点
时间漫长、空间巨大——时空尺度跨度大,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系统庞大、对象复杂——强调系统思想,有时定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比定量计算更重要
重现性差、探索性强——现场直接观测非常重要,不要受经验和理论所局限
信息量大、超越国界——大量使用高新技术,重视学科交叉、国际合作
4地球科学的基本方法
调查观测——推断解释——实践实验
类比方法:由此及彼 由已知到未知 将今论古 将古论今
注意,对于不可逆过程和偶然事件不能盲目地使用类比方法
5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从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索。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使人类的思想更加远离愚昧,从而使文明和科学出现一次大的发展。今天,如果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对我们周围的地球和宇宙一无所知,那么,他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完全的。他可能具有某些才能和知识,但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他不一定信神信鬼,但有可能被伪科学所迷惑。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大家了解我们的地球,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在人类的力量足以改变地球的今天,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与地球保持和谐,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大多数学科都有联系,运用几乎所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地球科学家要有很宽的知识面。本课程是地球科学的入门课程,要求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从整体上把握地球科学的系统脉络,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本课程要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特别注意培养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第一章 宇宙、太阳系、地球
1 宇宙、星系和宇宙起源
人类探索地球和宇宙的历程
天圆地方;共工触不周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240年,埃拉托尼色,亚历山大港的井;1519~1522,麦哲伦,环球航行;天地之体,形如鸟卵;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1600,布鲁诺,1632,伽利略;开普勒,提丢斯,哈雷,牛顿,康德,拉普拉斯;爱因斯坦,哈勃,宇宙大爆炸学说;射电望远镜,宇宙飞船,太空望远镜。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两极略扁。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而非宇宙中心。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中已知有九颗大行星,66颗卫星,1万多颗小行星(估计超过10万颗),数以亿计的彗星和流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天体系统,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银河系是总星系中的一个星系,总星系中有500亿个星系。总星系就是人类目前能够观察到的宇宙,大小超过150亿光年,年龄超过150亿年。
在如此巨大的宇宙中,地球是微不足道的,人类更不可妄自尊大,认为人类可以主宰宇宙是愚昧无知的。
宇宙的起源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但是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是有限的客观存在,应该是有边有际、有始有终的。
1927年勒梅特写了一本名为《BIG BANG》的书,提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设想。
1929年,哈勃根据星系红移现象的大量观测和计算发现,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而去的速度越快,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它表明我们周围的星系正在四散离开,宇宙正在膨胀。
宇宙大爆炸模型
大爆炸前,宇宙物质和能量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温度约为1032K,平衡只能维持极短时间。爆炸开始后,在10-34秒内体积膨胀1030倍。1秒后温度降至1010K,物质存在形式为辐射能和基本粒子。3分钟后温度降至109K,形成氘核、氦核、锂核。1百万年后宇宙间弥漫着等离子体。2.5亿年后温度降至103K,形成正常气体。10亿年后星系开始形成。50亿年后首批恒星出现。150亿年后的今天,温度降至3K,仍在膨胀。
支持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据有:哈勃的发现;氦的丰度;3K微波背景辐射。
科学家对宇宙大爆炸模型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且不断地提出新的模型,使我们对于宇宙起源的探索不断深入。
宇宙是永远膨胀下去还是转为收缩?——目前的认识是如果宇宙的总质量小于某个临界值则将永远膨胀下去,我们已知物质(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