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历程及其现代争议的思考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化”争议的思考
赵进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的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危险。走过三十年,回首五千年历史,一路巡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1978中国改革开放扬帆起航,2010见证中国经济巨龙腾飞。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变化神速让西方经济学家望尘莫及,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齐心协力共谋大事终得善果,从中国申奥成功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人们开始后奥运的思考,51块金牌背后的付出,每块金牌里的资金投入,以及未来中国体育发展走向。中国已实现竞技体育大国崛起之梦,然而中国体育强国之梦还很遥远,中国群众体育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衣钵,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举步维艰。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进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明鉴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之争议,思考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道路。
中国自明朝中叶以后陷入闭关锁国、孤芳自赏的封闭心态中,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才被打破,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中国似乎又重复了一次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再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最后学习西方的精神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也再一次受到了“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幽灵的撕扯,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艰难地探寻着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1]。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争议正是这场文化“撕扯”的产儿,是东西方文化冲突真实的写照。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化”争议
1.1 回首过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厚重积淀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中的重要篇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来自于生产、娱乐,与宗教、祭祀、民风民俗等活动密切相关,通过生产、生活、宗教、节日等活动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和竞赛项目。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折射出不同社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元素发展之状况,并随着社会的兴衰交替而沉浮。民族传统体育的中流砥柱——武术的发展更是流派纷呈,帮派林立。几千年来,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里,武术滋生、繁衍和长盛不衰,它涉及我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宗教学、军事学、体育学和人体科学等多种学科,它除了有健身、防身、强身的作用外,还有养生、治病、陶情、清心、育德、美体等其它多种功能。它是渗透多方领域、功能众多的体育文化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渗透着我中华民族历史的厚重积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本,是当今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不可估量。
1.2 审视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体育人的觉醒
现实社会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状况却差强人意,源自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色彩斑斓、争奇斗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却身影稀疏,前景令人堪忧[2]。这种状况需要我们去审视:19世纪中叶开始伴随西方国家入侵的西方文化涌进中国发展至今,西方近代文化在武力推进和国人积极吸纳的互动下,迅速在中国社会中生根、发展,从而动摇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加上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的自身萎缩,其结果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冲击下,逐步失去了自己的阵地,出现了除武术等极少数内容被改造为运动项目外,几乎全部让位于西方体育的局面[3]。西方文化的入侵,奥林匹克强势体育文化的浸润,奥运会已发展成为全球体育界的顶级盛会。中华儿女的年轻一代身着牛仔裤、吃着薯片、喝着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过着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讨论着NBA、意甲、英超,唱着欧美金曲、跳着热舞,陶醉在北京奥运会51块金牌的赫赫战功,回忆着赢得每一块金牌的辉煌时刻。更有一些体育界学者、官员疾呼“武术进奥运”。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也套用奥运会比赛方法,使民运会的召开成了各省、市、自治区现代体育专业运动员客串表演的场所,成了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金牌争夺大战,民族传统体育盛会成了争夺金牌的战场[4]。西方文化的泛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仰缺失,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正在减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似乎已走到历史的边缘,渐被人们淡忘、淘汰……可喜的是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体育界学者开始觉醒,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思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场有关是否要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的争议拉开了序幕。
1.3 展望未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之争议
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有多种,按照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现代化(modernize):动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