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抓住大机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第七章抓住大机会

7第七章 抓住大机会.txt22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型;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门是多么需要真诚这一把钥匙打开呀! 第七章 抓住大机会 本世纪末的大炒家,今天已升格成慈善家的索罗斯是这样披露他的赚钱秘诀的:“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 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股票炒作中最激动人心,最可能赚大钱,当然也是最可能破产的,莫过于玩股疯。因此,有 关投资中的“疯”的话题,自然是本书难以回避的。而且本章从内容上来说,是对前面几章综合性的总结。 第一节 “疯”的故事   在你的生涯中,通常会碰到不少大大小小的“疯”。从 90 年代初中国的股“疯” ,更早之前的 邮“疯” ,到以下介绍的“疯”故事,你会发现“疯”也是人性的特质。如果你能抓到一个这 样的“疯”,你的生活就能有“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要真正想在炒股中赚到大钱,就必须有 能力认识这种“疯”,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南海泡沫 经济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疯案分别是:南海泡沫、荷兰郁金香和密西西比狂。任何讲经济史的 书都有这三个故事的详细描述,为节省篇幅,我这里只讲南海泡沫的故事。18世纪初,英国人相信一个有极大增长机会的地方是和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贸易。1711 年,南海公司在英国注册,它获得英国政府所给的专营和当时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贸易权。取得这一专营权的条件之一是该公司要负责部分的英国国债。但当时的西班牙政府不允许这些殖民地和外国人交易,南海公司仅被允许做奴隶运送的交易,且每年只准运一船,利润还要和西班牙政府分成。这样,从一开始,南海公司让其股票购买者想像的大笔黄金和白银会从南美洲源源而来的许诺主是骗局。但人们总期待西班牙总有一天会开放贸易。公司就这样不死不活地撑了几年,股票也没有大的起伏。   这样不死不活地撑着总不是办法。到 1719 年,南海公司的董事们重新找上英国政府,建议用南海公司的股票来偿还给英国国债的持有人,最终建议全英国的国债都用南海公司的股票偿还。英国政府一一接受,因为它乐见国债能用这样的方法偿还。   要使这样的运作成功,就必须使南海公司的股票不断攀升。因为公司的利润有限,惟一的道路就是不断散布西班牙政府会开放贸易的谣言。其间民众听说西班牙政府已经同意南海公司 在秘鲁开辟一块营运基地等等。黄金白银从此将从南美滚滚而来的美景占据每位股票持有人 的想像。   到 1720 年 9 月,南海公司的股票达到每股 1000 英镑,在半年间升了八倍。一夜横财的故事总是那么的吸引人。当时,社会风气发展到不拥有南海股票就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地步。在最高潮时,南海公司的股票总值是全欧洲(包括英国)现金流通量的五倍!   随着股票的一天天增值,许多人放弃了工作投身股市。还有什么比又容易又快速来钱更使人着迷的呢?贪婪是没有止境的。股票上市来钱是如此容易,各种各样的公司都试着将其股票 向大众推销,其中有专营从西班牙进口翠鸟的,有专营人类头发买卖的。一位伦敦的印刷工 人登记了一家“正进行有潜力生意”的公司,虽然没人明白该公司到底做的什么生意,他还 是在六小时之内卖出了 2000 英镑的股票。要知道 2000 英镑在当年是笔巨款。这位印刷工人 就从此下落不明了。那些没能尽早买到南海股票的民众,生怕失去碰到下一个南海公司的机 会,纷纷把大把大把的血汗钱投入到这些莫名其妙的公司。   回头想想,人们会嘲笑当年的民众真是疯了。当年也不是没有头脑清醒的人,但他们太早了 一步,他们指出这个泡沫会破碎,但市场用不断升高证明他们论断的错误。开始还有人听听 他们的警钟,随后便嘲笑他们的短视。骗案层出不穷是所有“疯”到了晚期的特征之一。陷入疯狂状态的民众是行骗的最好目标,他们失去了最起码的警惕。此时骗局不仅限于小人物, 南海公司的董事们一方面大量行贿英国政府官员,一方面眼红其他大小骗子把原可用来支撑 南海股票的资金吸走,开始指出这些公司的骗局。但结果使民众也怀疑南海公司是否也是这 样的骗局?在一个月内,民众的感觉发生了 180 度的转变,他们开始怀疑西班牙政府是否真会给南海公司想要的交易权。在 9 月底,股票从月初的 1000 英镑跌到 129 英镑。许多投资者破产。那些接受南海公司股票做抵押,贷款给投资人炒股的银行一间间倒闭,英格兰银行也仅以身免。   另外两宗疯案也十分有趣,我建议读者去找来看看。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荷兰郁金香狂的后 期,有位客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