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网优考卷(含答案)重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 名 服务地市 主系统厂家 优化岗位 浙江联通2013年主系统厂家优化工程师 WCDMA网络优化考试卷(答题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为浙江联通2013年主系统厂家优化工程师网优水平考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闭卷考试。 应考人员在答题前,请将姓名、所属主系统厂家(华为、中兴、上海贝尔)、优化岗位(日常优化B类、专项优化B类、专项优化C类)等信息认真准确地填写在答题纸的折线内。 应考人员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凡考场舞弊不听劝阻或警告者,监考人员有权终止其考试资格,没收试卷,以0分处理。 一、填空题(10分) WCDMA的码片速率为_3.84_ Mcps(码片/秒),信道带宽是_5M__。 假设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为43dBm,则对应__20____W。 切换常用术语??括:激活集、__监视集____和__检测集____。 WCDMA中,用__扰码___区分终端和小区,用__信道化码__区分信道。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数据来源有__DT____、__CQT____、__OMC性能统计____、__告警信息____、__用户投诉____、和其它数据。 W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极限容量一般是受限于__干扰____,下行链路极限容量一般受限于__功率____,当小区的覆盖半径比较小时,也可能受限于__干扰____。 UE发起呼叫的第一步信令流程是建立同UTRAN的连接,信令为__ RRC 连接建立_。 在同一小区不同扇区之间发生的同频软切换是__更软切换___。 频率间和系统间的切换测量均需要启动__压缩模式____,在该期间__快速功控__不能使用,部分交织增益将会损失;因此在此期间需要更高的Eb/No值,从而导致容量的降低。 WCDMA系统中即不扩频也不加扰的信道是__SCH____。 二、单项选择(10分) 1、RNC测量上行链路的BLER,并向NodeB发送指令调整SIRtarget,这个过程是 ( B ) A 下行外环功率控制;B 上行外环功率控制; C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D上行内环功率控制; 2、下行主扰码被分成( C )个扰码组 A 8 B 32 C 64 D 512 3.基于定位的业务属于( C ) A. 会话类 B. 流类 C. 交互类 D. 背景类 4.下面哪种业务UE的耗电量最大( D ) A. 12.2kbps 语音业务 B. 64kbps VP业务 C. 144kbps 业务 D. 384kbps 数据业务 5、压缩模式启动的事件为( A ) A.2D B.2F C.1E D.1F 6、UTRAN通常用来考察接入的性能指标是 ( C ) A、寻呼成功率 B、信令面拥塞率 C、RRC建立成功率和RAB建立成功率 D、业务面拥塞率 7、天线的增益大小可以说明:( B ) A.天线对高频电信号的放大能力; B.天线在某个方向上对电磁波的收集或发射能力强弱; C.对电磁波的放大能力; D.天线在所有方向上对电磁波的收集或发射能力强弱。 8、WCDMA扇区和小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小区在扇区内划分,若该扇区采用了一个载波,则该扇区即有一个小区;采用了两个载波,则该扇区即有两个小区。 B、一个扇区只能一个载频 C、一个小区不能一幅天线 D、小区和扇区没有区别 9、每个小区的主扰码个数为:( A ) A、1 B、2 C、15 D、16 10、小区半径通过调节什么来控制? ( A ) A、导频信道功率 B、专用信道功率 C、同步信道功率 D、业务BLER 11、WCDMA系统中,UE的工作模式共分成2种,空闲模式(idle)和连接模式(connected),标志着进入连接模式的是( B ) A. 驻扎小区 B. RRC建立成功 C. 手机开机 D. 搜索到PLMN 12、下面关于WCDMA系统中天线方向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提高容量,但通话质量会有所下降 B、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深度不宜超过15%,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 C、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的三扇区方位角一致,局部微调,以避免日后新增基站扩容时增加复杂性 D、为防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