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环境艺术设计(本科2004级)教学大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东环境艺术设计(本科2004级)教学大纲.doc

环境艺术设计(本科2004级)教学大纲 目录 1、《构成Ⅰ》课程教学大纲 2、《构成Ⅱ》课程教学大纲 3、《图形创意》教学大纲 4、《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5、《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6、《建筑装饰史》课程教学大纲 7、《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8、《民间美术》教学大纲 9、《设计素描》(Ⅰ)课程教学大纲 10、《设计素描》(Ⅱ)课程教学大纲 11、《色彩》(Ⅰ)课程教学大纲 12、《色彩》(Ⅱ)课程教学大纲 13、《摄影》教学大纲 14、《设计制图》教学大纲 15、《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6、《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7、《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8、《室内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19、《展示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20、《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1、《建筑结构基础》教学大纲 22、《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教学大纲 23、《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24、《建筑物理与设备》教学大纲 25、《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6、《建筑绘画与表现》教学大纲 27、《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 28、《绿化小品与园林设计》教学大纲 29、《家具与陈设》课程教学大纲 30、《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31、《室内设计Ⅱ》课程教学大纲 32、《小区环境规划设计》教学大纲 33、《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大纲 34、《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35、《雕塑与壁画基础》教学大纲 36、《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37、《计算机辅助设计(3dsmax)》 教学大纲 38《近现代室内设计思想与流派》课程教学大纲 39、《空间组合论》教学大纲 40、《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41、《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42、《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 教学大纲 43、《风水与建筑》课程教学大纲 44、《雕塑与壁画创作》教学大纲 45、《艺术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46、《艺术鉴赏》教学大纲 47、《水彩》 课程教学大纲 48、《国画》教学大纲 49、《书法》课程教学大纲 50、《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51、《美术写生》课程教学大纲 52、《景观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3、《小区环境规划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4、《家具与陈设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5、《室内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6、《工地劳动》课程教学大纲 57、《CAD集中训练》教学大纲 58、《公共设施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9、《室内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0、《综合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61、《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2、《认知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63、《设计制图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4、《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704201 构成Ⅰ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 64,学分数 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形态要素的组合编排规律以及形式美规律的造型艺术,达到具有创造新的审美视觉传达能力。 (三)任务: 1. 学习关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方面的理论和训练。 2. 训练学生对物体造型方面的认知从而寻求符合人们生理的、心理的形态美等规律。 3. 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4.将所学理论用于造型实践活动,以创造出生动完美的形象。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绪论 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二)平面构成 要求: 1. 了解平面设计的设计理念。 2. 了解平面造型的三大要素。 要求: 点:要求对点的概念,点的作用有清晰的认识。 ②线:线的分类,表情功能和性格。 ③面:了解面的类型及其图形设计功能。 3. 掌握常用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4. 掌握平面造型要素间的关系,对基本形、空间及其二者的正负关系,骨骼的理解和应用 5. 熟悉造型原理了解形式美法则。 6. 掌握形象的组织规律,如重复、相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构成、对比和肌理的创造和应用。 重点: 1. 理解形式美规律和法则。 2. 熟练应用形象的组织规律进行造型设计。 (三)色彩构成 1. 光与色的关系 要求:掌握色彩的三要素以及色彩的表示方法。 2. 色彩的混合和色彩的对比: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中性混合;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的对比。 要求:理解中性混合和明度对比的作用 3. 色彩的调和 要求:了解调和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4. 色彩的心理 重点:了解色彩的表情功能,色彩的感觉,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5. 色彩结构 要求:了解色调基调、色彩的节奏、色彩的平衡、色彩的位置、色彩的空间层次。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内容讲授课内实践小计1绪论222平面构成概述223平面造型三要素2464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