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理论-2010-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矿理论-2010-1.ppt

成矿理论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李绪俊 lixujun58@126.com lixuj@ 1、成矿理论的定义 成矿理论,是一门研究矿床成因、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理论。 与描述矿床学相对应 传统成矿理论,起源于16世纪中叶,它的萌芽是把矿床当作广义岩石成因的一部分,即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三大地质作用的特殊产物 2、对成矿理论的理解 1)对一类(一组)本质相同的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原因、形成方式和形成过程甚至成矿后的改造和剥蚀保存等所作的理论诠释或提出的成因假说称为成矿理论 如斑岩型铜矿、金矿和钼矿的成矿理论 卡林型金矿 兰德式金矿,布什维尔德式铬铁矿 2)对某一类成矿作用或过程所发生的大地构造环境、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机制、成矿条件、成矿控制因素等所进行的理论概况和解释等 如沉积成矿理论,变质成矿理论,热水沉积成矿理论,火山成矿理论等 3、成矿理论的研究方法 详细观测、将今论古和结合生产  矿床是在地壳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人们的观察却不能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这种观察的局限性,很容易导致对矿床认识的片面性。 在研究矿床时,必须全面观察各种地质矿化现象,掌握大量的实际资料,对矿床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比较和综合,以便对矿床成因获得较为客观的认识。 由于绝大多数矿床是在地壳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所能见到的成矿作用不能与以往地质时期的成矿作用简单的加以比拟,因此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正确运用将今论古的方法。 矿床学的研究必须与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并不断提高的过程。 ① 野外(现场)观察 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查明矿床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这是进行矿床研究的基础。 利用槽探、井探和坑道等手段,查明矿体在空间上的具体位置和形状、大小、产状特征。 对矿体和围岩进行系统的取样和分析,了解矿体和围岩的物质成分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化学取样、矿物取样、物理取样、工艺取样 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了解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延伸情况。 ①航空物探:主要有航空磁测、航空电磁法、航空放射性测量等; ②地下物探:主要有地下电磁波法、井中瞬变电磁法、井中声波法、综合测井等; ③地面物探:主要有谱分析面波技术、高精度重力测量、多功能电法测量、瞬变电磁法、抗干扰高分辨率地震技术、浅层地震测量等。 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方法,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其目的是通过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寻找有经济价值的矿床。 ①岩石测量法(原生晕); ②土壤测量法(次生晕) ; ③水系沉积物测量法(分散流); ④水化学测量法(水化学); ⑤生物测量法; ⑥气体测量法 ② 室内研究 用反光和透射光显微镜鉴定、研究透明与不透明矿物的种类、结构构造、生成顺序和形成方式(如草莓状黄铁矿)。 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X光荧光分析、中子活化、电子探针和离子探针等分析方法,确定有关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及矿物微区的化学成分。 利用差热分析、X光分析、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顺磁共振、穆斯鲍尔谱及其他谱学方法,研究有关矿物的结构、种类和原子价态(特别是粘土矿物)。 对包裹体进行分析,研究成矿温度、压力、pH、Eh以及含矿流体成分等。 用同位素地质学方法确定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等。 对有关成矿、成岩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③ 综合分析 在野外和实验室工作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编制综合性的图件和专题性图件,如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构造裂隙系统图、岩浆岩及岩相图、围岩蚀变图,成矿阶段与矿物生成顺序图(不同成因的矿床需编制的图件不一样),以及各种辅助图件,总结矿床成因、矿床和矿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找矿勘探工作提出建议。 还要综合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及其他经济技术资料准确评定矿床的工业价值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4、成矿理论研究的进展 1)随历史的前进,研究内容、重点和范围方面的进展。 矿床学早期,主要为针对矿床本身地质的研究 比如:层状矿体、脉状矿体的成因和形成理论 单一矿床的成矿理论interpretative 现在-矿床组合-成矿系列-成矿系统 上部地壳-下部地壳-地幔 2)成矿理论研究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方面的进展 测年、测温、测成分手段;观测范围:陆-海;地表-地壳-地幔-地核;方法:物-化-遥 实验 观察 分析 3)成矿理论研究思路方面的进展 水火之争 同生与后生之争 (人类的总体认识水平有关)  1.矿化点、矿床及工业矿床 成矿带 metallogenetic belt 地壳中矿床集中产出的地带,亦即在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历史以及在成矿作用上具 有共性的狭长带状地区(狭长带状:成矿带;面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