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复习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比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血 液;4、组织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的内在联系;动脉端;;6.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相互转化;?;8. 内环境;图1-1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CO2和代谢废物;组织细胞;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中  B、牛奶被引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 D、胰岛素被注射入皮下组织中;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二、细胞外液的成分;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二)酸碱度 ;血浆; 温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代 谢 终 产 物;外环境;练习:;2.(01年全国)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溢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4、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 A 供给全面营养 B 供能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 供给水;6.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 A.血浆中尿素过多 B.皮下脂肪组织积存过多 C.血糖含量过少 D.血浆蛋白含量过少;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9、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内环境的成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稳态的定义: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对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 神经系统的调节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普遍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方法步骤:;;4、一次加入一滴0.1mol/L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5、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再如步骤4,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NaoH,测定并记录pH。;6、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8、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的变化。再用其它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也同样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加入酸和碱的变化。;;练习;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