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稳态与环境知识重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6 植物的激素调节 1、向性运动: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定向运动。包括:向光性、茎的背地性、根向地性。向性运动属于应激性,是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表现。 2、生长素的发现 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1880.达尔文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单侧光照射使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1910.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928.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1934.郭葛从动物(色氨酸经代谢转化产生)的尿液中分离得到吲哚乙酸。1942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到吲哚乙酸。长不长——有没有(生长素);弯不弯——均不均(生长素分布);均不均——光和力. 人工实验条件下植物生长弯曲现象 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遮盖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生长插入类①向右侧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生长 ④向光生长 移植类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侧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转类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③向小孔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类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 ①:a=b,c=d,都促进水平生长 ②: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a、d生长快。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 (1)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 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 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 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段 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段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 对照组:胚芽鞘不做处理,如图乙。 (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①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如图 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②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刺激,尖端部位产生向背光侧横向运输 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如图: 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均属于“主动运输” 根的向地性(根对生长素敏感,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近地侧高抑制,背地侧低促进) 根的背光性(根对生长素敏感,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高抑制,靠光侧低促进) 茎的背地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近地侧高促进快,背地侧低促进慢,但都促进) 茎的向光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高促进快,靠光侧低促进慢,但都促进) 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结果预测及结论: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4、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特性 作用: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作用特性:两重性 (1)实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浓度: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表现 器官敏感程度:根芽茎 发育程度:幼嫩衰老 (3)典例:顶端优势现象 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顶端优势实验探究:实验分组:①保留顶芽的正常植株;②去顶芽,切口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植株;③切除顶芽的植株。 顶端优势应用:棉花、果树、茶树、路篱去顶,是去除顶芽优势。 移栽是解除根的顶端优势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 [信息解读] (1)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表现为两重性: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点——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将由“促进”转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